志愿者正在幫助農戶收割西蘭花。
新年伊始,在臨海上盤鎮臺州翼龍綠色農產品有限公司,工人正分揀新鮮的西蘭花進行打包、裝箱、打冷,為出口運輸做準備,現場一派忙碌景象。“今年,出口訂單比往年增加30%,一個花球賣到2.6元,價格比往年提高了73%。”臺州翼龍綠色農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利萍高興地說。
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的西蘭花,是上盤鎮積極創建全國農業產業強鎮的生動注腳。據了解,臨海是“中國西蘭花之鄉”,上盤鎮則是主產地,自上世紀80年代,上盤鎮勞動村村民開始試種西蘭花,歷經30多年,如今,該鎮西蘭花種植規模已達3萬畝,擁有64家西蘭花合作社,2020年年產值達1.05億元人民幣。該鎮還入選了2021年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創建名單。
眼下,正值西蘭花采收、上市的旺季。傳統的農產品,受氣候的影響極大,但上盤鎮多措并舉,通過研發,推出了塔形、多色、松花型等新品種,并逐一上市,滿足不同用戶需要;通過引進自動脫水生產線,自主經營脫水西蘭花出口業務,通過“走出去”種植,讓冬春西蘭花結出全年果,西蘭花逐漸擺脫“靠天吃飯”的困境,為產業的發展開辟了另一番天地。
從鮮西蘭花的產銷到全產業鏈延伸發展,上盤鎮對于這顆“共富果”的探索并沒有止步。“近年來,我們著手厚植‘好土壤’,培育‘好種子’,也要依托數字化改革答好西蘭花產業的‘低碳’答卷。”該鎮黨委書記金曉峰謀劃著,通過引進深加工企業,將無人打理的莖葉變為生物飼料,與品牌牧場合作,為高品質養殖提供純天然原料,實現西蘭花產業零排放。同時,打造西蘭花種植基地、育苗基地、交易基地、文化基地等,進一步謀篇布局,推動產業融合。
步入勞動村,重型貨車正在村道上穿梭,將西蘭花運輸至全國各地。不久的將來,這里將變為西蘭花交易一條街,農業合作社集體入駐,合力打造成臨海西蘭花的展銷中心。“將原先零星、分散的交易點集中起來,整合全鎮的優勢,搭建更為開放的交流、交易平臺,推動產業發展。”該鎮副鎮長宋選軍說,目前,道路硬化、沿線房屋立面改造等工程即將開工,停車場等公共服務設施也將投入建設。
在這里,一株西蘭花養育了一方百姓,一代代農人從賣西蘭花,向賣有故事的西蘭花、有文化的西蘭花轉變。在海建村3000余畝的種植基地里,一個個碩大的花球探出腦袋。附近,也將迎來集西蘭花歷史、種植技術、成果展示、科普教育于一體的西蘭花展覽館。“上盤西蘭花遠近聞名,背后還蘊藏著豐厚的文化內涵,我們既要傳承技術,做強產業,也要傳承文化,講好故事。”宋選軍介紹,上盤西蘭花,自1989年引進種植到如今發展成全鎮支柱產業,從挑擔沿線叫賣到流水線包裝、集裝箱出口,從進口外國種子到自主研發國產新品種,都是破難攻堅后迎來的一次次躍遷。
每一次躍遷,都是該鎮積極創建全國農業產業強鎮的有力見證。做強產業,離不開“黨建+金融”的賦能。近日,上盤鎮探索成立“西蘭花開”黨建聯盟,推出西蘭花產業無感信貸、價格指數保險等共富金融直通車項目,讓農民收入有“硬保障”。為了保障資金落實到位,該鎮紀委與金融機構、合作社、種植大戶和散戶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幫助貸款政策精準有效配置,切實讓富民之花結出共富之果。
做強產業,離不開精神的鼓舞。近日,該鎮宣講團團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六講六做”大宣講,來到田間地頭,一邊幫忙干活,一邊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給農戶講述西蘭花共富勵志故事、西蘭花種植知識和惠民政策,將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傳遞到農戶心頭。
產業更興旺,人民更幸福。上盤鎮以只爭朝夕的使命感,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奮力創建全國農業產業強鎮。
(圖片由臨海市上盤鎮提供)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