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農業機械在作業。 拍友 何衛淼 攝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3月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金晨 市委報道組 盧靖愉 陳耿)“控制系統正常、基站信號穩定、衛星定位成功,準備就緒。”3月2日下午,在位于臨海的中聯重機浙江有限公司辦公樓內,主任工程師連挺坐在電腦前,操作著遠程控制系統,按下啟動鍵。同時,1公里開外的智慧農田試驗區,一輛輛無人駕駛的農業機械閃爍起大燈,自動點火啟動,隨著作業指令的發布,沿著規劃的路線前行:旋耕機升降實現旋耕、打漿,四鏵犁一頭扎進厚土緩緩移動,割曬機一路直行并在地頭完美轉彎,智慧農機開啟了全程無人作業新模式。
“無需嫻熟的機手,一人可輕松控制5臺機器,通過遠程控制系統實時查看作業進度。”連挺告訴記者,無人駕駛農業機械可全天候連續作業,行走直線精度達到正負2.5厘米。目前,研發團隊正聯合浙江大學開發圖像識別及紅外感知的雙重預警與避障系統,預計年內可進行實地試運行。
近距離觀察無人駕駛農業機械這個“大塊頭”,與普通機器相比,僅多了一塊電子控制屏,有集GPS、北斗、移動基站多重定位于一體的信號接收器,機身依舊保留了駕駛座。“鑒于國內農田標準化程度不高,實際應用中仍保留了人工操作功能,同時擁有人工機械控制模塊和自動控制模塊,并支持按需切換,是無人駕駛農機研發過程中的重要技術難點。”連挺說。
助企攻克難題,部門牽線搭橋。近年來,臨海市科技局每季度多次組織專家下企業,積極征集技術難題及需求,遴選一批高校院所高新技術成果,促進合作對接。同時,舉辦科技項目精準對接洽談會,組織企業赴外地高校院所、同類企業考察對接,并鼓勵對方來臨海舉辦技術成果推介會,進一步加強企業科技創新意識。
2018年,中聯重機浙江有限公司與上海一家科技公司達成合作,歷時3年多,串聯多個端口實現人工模擬動作,成功研發無人駕駛履帶式拖拉機、旋耕機、割曬機、收割機等多種農業機械,順利實現智慧轉型,并于2020年4月小批量上市。截至2020年底,銷售總額達到1680萬元。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