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新聞 > 社會
浙報專版丨三門:“紅榜頌道德” 打造道德新高地
2020年12月07日 來源: 浙江在線 楊 群 李貝妮

  第五屆三門縣道德紅榜人物頒獎典禮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

  在三門,有一場從2008年開始起跑的接力賽,到現在仍在奮力奔跑中,這就是“紅榜頌道德”主題實踐活動。這張“紅榜”十余年間不斷變長,一個44萬人口的縣城,涌現出6500余名村級、1600余名鎮級和240余名縣級道德模范人物,其中以城西村八任書記、何小川、陳云林、梅光汗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典型人物感動了全省甚至全國人民,并有4例入選“中國好人”、4例入選“浙江驕傲”年度人物、31例入選“浙江好人”。

  善者不虧,行之則久。三門縣堅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實施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緊抓“以禮育人、以禮待人、以禮贊人、以禮化人”四大工程為主要內容的道德模范培育體系建設,牢固樹立好人好報、德者有得的價值導向,在全縣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濃厚氛圍。

  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一個個凡人善舉凝聚起磅礴偉力,一項項道德實踐讓全社會善行義舉蔚然成風。

  “紅榜頌道德”展廳

讓德者出彩

  一座城市的文明,不僅體現在“面子”,更存在于“里子”。

  每逢春節臨近,農村文化禮堂就會張燈結彩,上演一場村民自編、自導、自演為主的“土味”聯歡會。近些年,在海潤潺岙村、沙柳曼岙村等村落的“村晚”上,現場表彰一批“好人”“道德楷模”成了固定節目,也在無形中勁吹文明新風,提升村民素養。

  通過村晚的小舞臺,映射的是三門全縣對“美德群像”“好人風潮”的鼓與呼。這股持續吹拂的文明風潮,始于2008年5月,三門縣在推進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探索實施民選“道德紅榜人物”活動,以“紅榜頌道德”為活動載體,培育和挖掘群眾身邊的“平民英雄”,弘揚“凡人善舉”。

  這項“以禮育人”的“紅榜人物評選工程”一辦就是12年,并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評選體系。為了挖掘深藏在民間的“好人好事”,三門深入踐行“群眾路線”,實行村、鎮(鄉)、縣三級聯動挖掘群眾身邊好人故事,做到層層推薦、層層表彰、層層紅榜公布,確保評選公開、公平、公正。

  評選表彰活動確定每三年舉辦一屆,目前已累計舉辦五屆道德紅榜人物頒獎典禮。“三年舉辦一次,是為了讓‘紅榜好人’經過時間檢驗,含金量更高,群眾更加信服。”三門縣文明辦主任周清波如是說。

  同時,為了保持“紅榜頌道德”主題實踐活動的熱度不減,三門每月組織開展一次“微紅榜人物”評選,并及時送上“紅榜喜報”。截至目前,共送出“紅榜喜報”460多張,獲得“紅榜喜報”的道德典型,作為候選人直接進入下一屆的“紅榜人物”評選,并作為各級“好人”向上推薦。

  除此之外,三門縣文明辦聯合相關部門,開展各類行業典型人物的評選表彰。每一年,周清波的案頭上都能收到上百份來自全縣各地的“好人”推薦材料。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致敬好人,旨在弘揚社會正氣,倡導時代新風,進一步推動我縣精神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在第五屆三門縣道德紅榜人物頒獎典禮上,三門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這樣說。

  三門設立總額度2億元的紅榜人物“道德信用貸”

讓德者有得

  三門實施“紅榜群體關愛工程”,通過“以禮待人”,令數千名“好人”感受到了“德可潤身”的溫暖。

  最近,“浙江好人”陳小平忙得不可開交,但心里卻十分熱乎,因為他終于擁有了一家屬于自己的小店:一家快餐店,現在的收入比之前從鹽場下崗,只能四處打零工要穩定得多。“我們能順利開這家店,也多虧了三門農商銀行愿意用最低息的利率貸款給我。”陳小平話語里充滿了感激。

  與眾不同的是,陳小平能成功獲得貸款,憑借的是其20多年如一日守護烈士陵墓的無私大愛。今年9月23日,三門縣文明辦聯合縣農商銀行、縣銀座村鎮銀行推出紅榜人物“道德信用貸”,為全縣道德紅榜人物授信2億元。聯合縣婦聯推出“好家風信用貸”,面向有資金需求的“紅榜人物”和“最美家庭”,在每個幫扶周期內給予50萬元以內的低息貸款。截至目前,共為20位道德紅榜人物和20余戶最美家庭發放低息貸款435萬元。

  今年9月,在三門縣第五屆道德紅榜人物頒獎典禮上,《三門縣道德紅榜人物禮遇和幫扶制度》正式出臺,從此讓德者有得、德者受尊有了權威的政策依據。“依據剛出臺的制度,我們憑證可以免費游縣內景區,免費乘公交,在子女就學、參軍、信貸等方面都能享受政策優待,還有免費體檢。”因舍己救人而被熟知的“中國好人”陳立興欣喜地說。他是全縣首批獲頒“道德紅榜人物禮遇證”的30名“好人”之一。

  2011年5月,由于企業發生煤氣泄漏,陳立興沖入事故現場救出兩位同事,他卻因一氧化碳中毒過深成了植物人。為了全力挽救陳立興,三門縣委、縣政府召開了數次會議,先后組織10多個部門聯合商討陳立興的救助事宜。“昏迷了300多天,陳立興蘇醒的那一天,我剛好在場,見證了奇跡的發生,現場所有人都熱淚盈眶,不約而同鼓起了掌。”周清波回憶,從陳立興事件后,三門在關懷“好人”的行動舉措上更完善了。

  關心關愛這些“好人”的組織隊伍不斷壯大。當地成立“紅榜”關愛聯盟,由慈善、民政、教育等20多家單位共同組建,通過政策保障、資金支持、社會捐助、志愿服務等方式,落實關愛幫扶措施,切實解決“好人”們的實際困難。比如,為幫助“獨腿女孩”韓艷舉行一場“行走吧”愛心義賣活動,上千人冒雨義賣,短短兩小時就籌集6萬多元善款,為她安裝上義肢;“中國好人”李玉花和癱瘓十余年的孫子一起免費住進了養老院……截至目前,三門縣共有5000多人次的道德模范受到不同形式的幫扶。其中資金保障,來源于聯盟設立的“道德紅榜關愛基金”,目前累計募集180多萬元。

  12年來,一系列舉措詮釋著三門黨委、政府對這些引領者、示范者的尊崇,更彰顯了全社會崇德向善、明德惟馨的美好風尚。

  開展公益一杯水行動

讓德者輩出

  崇德向善的徐徐清風,輕撫著三門每一寸土地。通過實施“紅榜事跡禮贊工程”“紅榜精神引領工程”,三門“以禮贊人”“以禮化人”,讓“愛的故事”永流傳,讓更多人以“當好人、做善事”為榮。

  沿著通村公路驅車半小時,來到坐落在群山之間的亭旁鎮芹溪村。這個小山村常住人口僅有200多人,且以老人居多。不少城里人十分羨慕眼前的鄉村“慢”生活。但其實,這個村前幾年還是“臟、亂、污”,自從“浙江好人”盧永軍回鄉擔任村干部,村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水清了、村美了,還建起了文化禮堂、村史館,帶著村民紅紅火火做起了紅色旅游產業。

  不止如此,盧永軍由于血型特殊,經常參與獻血,被親切地稱為“熊貓大俠”。他曾擔任寧波市稀有血型無償獻血志愿者服務隊隊長,憑借這一經驗,他組建了有380多名隊員的亭旁鎮“紅旗第一飄”志愿服務隊。如今,“浙江好人”盧永軍不僅成為省、市、縣三級黨代表,還被評為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

  同時,三門邀請盧永軍、蔣金鎖等10位“浙江好人”和道德“紅榜人物”擔任形象代言人,參與到移風易俗、文明城市創建、垃圾分類等活動中,通過微視頻、海報、微信、H5等方式,讓老百姓在“紅榜精神”的熏陶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綿綿用力,久久為功。

  12年來,三門公民道德建設的戰線不斷拉長:依托“掌上三門”APP,開設掌上“三門好人館”,圖文并茂對好人好事進行集中展示;為“感動中國”候選人何小川建設“先進事跡展廳”,迄今已接待參觀學習者10萬余人次,為“中國好人”城西村八任書記建設“初心館”,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紅榜頌道德展廳”,依托城市節點,打造“好人廣場”“好人一條街”“德育微公園”,建設紅榜景觀小品、彩繪墻等一系列“紅榜”主題展示場所;編印出版紅榜人物故事集,拍攝紅榜人物微電影,創作紅榜主題曲,舉辦“紅榜”專場文藝演出,藝術地再現“紅榜人物”的先進事跡和時代精神……

  三門將蟠龍公園打造成“好人廣場”(本文圖片由三門縣委宣傳部提供)

  三門以“紅榜頌道德”為核心,“線下”“線上”并重宣傳,初步形成了“一園一廊一街一墻一廣場,一書一曲一片一劇一場館”的傳播格局,并構建起“城區15分鐘、縣域30分鐘”的德育文化圈。

  愛如潮涌,綿延不斷。

  在“紅榜好人”的熏陶下,三門志愿服務活動蓬勃開展。實現每個社區一個服務點、每個窗口單位一個服務崗、公共場所一個服務亭的志愿服務全覆蓋。全縣共有注冊志愿者7.3萬余人,占全縣常住人口的21%,涌現出了“有為圖書館”“芹溪兒童之家”“亭旁紅色先鋒隊”等一批志愿服務示范基地。

  厚植道德沃土,崇德向善處處景。就這樣,三門人民從認知到認同,從跟隨到習慣,做好人好事的觀念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標簽: 紅榜;好人;道德;三門縣;關愛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 臺州頻道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