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新聞 > 社會
三門縣濤頭村養(yǎng)殖戶雷蒙革的幸福生活:海上畬鄉(xiāng),村民捧起“聚寶盆”
2020年08月10日 來源: 浙江在線 記者 楊群 趙靜 浙報融媒共享聯(lián)盟三門站 李貝妮

關鍵一招

  濤頭村率先在三門縣開始“種改養(yǎng)”,發(fā)展海水養(yǎng)殖業(yè),并通過創(chuàng)新小海鮮混養(yǎng)模式令產量倍增。如今,濤頭人又端上“生態(tài)碗”。三門縣提出打造“中國海上畬鄉(xiāng)”,憑借獨有的特色,濤頭村通過基礎設施改造、畬鄉(xiāng)文化挖掘、旅游景觀建設、特色產業(yè)提升,打造文旅融合IP。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8月1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楊群 趙靜 浙報融媒共享聯(lián)盟三門站 李貝妮)臺風“黑格比”走后,一切又恢復平靜。這些天,三門縣海潤街道濤頭村村民雷蒙革每天都要繞著塘岸,將一筐筐飼料撒向海塘。1973年出生的他,留著利落平頭,黝黑的面龐帶笑,一開口就是地道的本地口音:“是不是看不出來我是畬族人?”

  300年前,畬族雷氏族人跋山涉水而來,山海相逢,開啟了耕海牧漁的火熱征程。目前,濤頭村有畬族52戶200余人,是中國唯一的“海上畬鄉(xiāng)”。

  記者 楊群 攝

靠海吃海,走出致富路

  每天5時多,天蒙蒙亮,雷蒙革便開著拖拉機去飼料廠買飼料,來回40多分鐘。“飼料都是新鮮的小魚蝦,22畝養(yǎng)殖塘一天得喂150多公斤,花500多元。”雷蒙革說,到下半年,天氣轉涼,就可以3天一喂。

  他跟我們算了一筆賬,2019年,自己養(yǎng)了兩年的血蛤賣了38萬元,青蟹和小白蝦各賣了10萬元,算下來養(yǎng)殖塘一年能有近40萬元收成。

  遠遠望去,5000多畝海塘成方連片,波光粼粼,那是濤頭村的“聚寶盆”。像雷蒙革一樣,如今,濤頭村90%以上的村民從事養(yǎng)殖業(yè),全村已形成完整的養(yǎng)殖產業(yè)鏈,年產值超2億元,人均年收入近10萬元。

  1997年遭受11號臺風侵襲后,在當時的村委會主任王書明的極力主張下,濤頭人開啟“種改養(yǎng)”先河,成立股田式公司“三門縣濤頭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第一年公司總產值便達到600余萬元,此后經(jīng)濟發(fā)展實現(xiàn)“三連跳”。

  當時,雷蒙革在象山一家鍛壓廠打工,拿著每個月1500元的工資,僅夠糊口。“2000年初,搞養(yǎng)殖沒幾年,我一個哥哥就蓋了新房子。”雷蒙革心動得很,只是當時村里的養(yǎng)殖塘都已經(jīng)承包出去了。2006年,聽聞有人不養(yǎng)了,雷蒙革便接手過來,一直干到現(xiàn)在。

  一開始不懂技術,即便有兄弟帶著干,雷蒙革的養(yǎng)殖塘收成也只有人家的一半。“我不懂就問,經(jīng)常跟別人討教。”村里時常有省、市、縣的專家來做海水養(yǎng)殖培訓,雷蒙革去得最積極。漸漸地,他成了村里的養(yǎng)殖能手。

  雷蒙革有6個兄弟、兩個姐妹,他排行老九。如今這一大家子大多從事小海鮮養(yǎng)殖。“海上畬鄉(xiāng)”的養(yǎng)殖塘,成了村民們奔向全面小康的致富田。

海上畬鄉(xiāng),變化翻天覆地

  養(yǎng)殖塘離不得人。在塘邊有一間低矮的平房,除了在部隊的大兒子,雷蒙革和妻子、小兒子三人平日就生活在這里。

  “一直住在這里,辛苦嗎?”我們問。

  “屋子里水電、空調、電視一應俱全,跟家里也沒差。”雷蒙革笑著說,其實自己有大房子,“去年第二批‘小康樓’已經(jīng)交房,是由村里統(tǒng)一規(guī)劃、統(tǒng)一建造的,我花了52萬元,還沒來得及裝修。”

  隨后,我們跟著雷蒙革一睹“小康樓”樣貌。在寬敞的通村公路上,公交車往來通行。“我兒子每天就坐公交車自己上學。”雷蒙革說,曾經(jīng)村里都是黃泥路,出村只能靠擺渡。

  來到“小康樓”前,只見一幢幢精致氣派,均有3層高,還配有庭院。

  這些年,濤頭村集體收入從無到有,去年超過1200萬元。村民生活環(huán)境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修建的水泥路寬闊平整,村容村貌干凈整潔,還建起了老年照料中心和文化禮堂,60周歲以上的老人每年能夠拿到300元補助,這其中就包括雷蒙革的老母親。

  除了養(yǎng)殖塘收入,村民還有分紅可領,4年一次,按人頭數(shù)分。上次分紅,雷蒙革一家四口分到了8萬多元。

  美麗鄉(xiāng)村常見,但濤頭村絕對令人眼前一亮。村內巖壁、文化墻、引路牌等紅藍相間,一步一景皆是畬鄉(xiāng)風情。去年,三門縣提出打造“中國海上畬鄉(xiāng)”文旅IP。濤頭村搶抓機遇,陸續(xù)在村里建起了畬鄉(xiāng)風情和海洋文化互融的騎行驛站、畬鄉(xiāng)迎客八禮展示墻、風情小廣場等景觀,每逢節(jié)假日不少游客慕名而來,也帶動了小海鮮的暢銷。

  看到縣里如此重視挖掘和保護畬族文化,也掀起了雷氏族人“尋根問祖”的熱情。“想制作一份族譜,去記住自己的家族歷史。”遠遷而來,扎根于此,雷蒙革說,這片山海,帶來的是幸福與希望。

 

標簽: 三門縣;海鮮;養(yǎng)殖;基礎設施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 臺州頻道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