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4號臺風“黑格比”8月1日晚在臺灣東南部洋面上生成,可能對臺州市帶來較大影響。臺州各地各部門把防臺防汛工作作為當前頭等大事,立足于抵御臺風正面襲擊應對準備,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落實各項防御措施,全力以赴確保人員安全,努力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奮力奪取今年防臺救災的首戰(zhàn)勝利。
椒江渡輪錨地避風
截止到上午11時30分,椒江海門輪渡公司浙椒渡8,浙椒渡9兩艘渡輪完成換錨及淡水等生活物資準備,于午后赴靈江上游錨地避風。
玉環(huán)大麥嶼港漁船回港避風
通訊員 呂瓊雅 攝
溫嶺給地質災害點群眾發(fā)放“明白卡”
隨著今年第4號臺風“黑格比”的步步逼近,8月3日,處在東南沿海的溫嶺市松門鎮(zhèn)嚴格按照防臺風應急預案要求,開展了地質災害點巡查,并向當?shù)厝罕姲l(fā)放“明白卡”,要求他們在臺風到來前轉移至安全地帶。
位于該鎮(zhèn)礁山港區(qū)的某造船有限公司有一處地質災害點,曾出現(xiàn)過巨石滑落,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今年上半年,企業(yè)通過在巖石表面掛網(wǎng)灌漿,對坡底進行擋墻加固,消除了安全隱患。
這次防御臺風,鎮(zhèn)村鎮(zhèn)建設辦公室與松門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所一起再次來到這家企業(yè),給企業(yè)發(fā)放“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明白卡”,要求企業(yè)做好人員轉移,防止發(fā)生次生災害。
南港村8號后面的地質災害點曾整治過,但由于長時間的下雨,該戶后面又出現(xiàn)了泥石流現(xiàn)象。為保證村民安全,今年,鎮(zhèn)里對該地質災害點進行再次整治,目前腳手架還在。巡查人員一邊要求施工人員做好安全防范,一邊告知周邊住戶,要趕在臺風來臨前轉移至安全地帶。
據(jù)了解,該鎮(zhèn)有地質災害點18個,其中4個已經得到了治理。“18個地質災害點,包括已治理的,我們全部都要去走一遍,看一下地質災害點整治是否到位,告知臺風來臨前村民轉移的地方,確保萬無一失。”鎮(zhèn)村鎮(zhèn)建設辦公室主任馬云龍介紹說。
松門鎮(zhèn)工作人員在地質災害點巡查,告知臺風動態(tài),并落實人員轉移。通訊員 江文輝
溫嶺糧農搶收成熟早稻
受今年第4號臺風“黑格比”的影響,溫嶺市將會出現(xiàn)暴雨或大雨天氣,對于即將收成的早稻來說,臺風過后容易造成水稻倒伏減產。為減少農業(yè)損失,8月3日,溫嶺市松門鎮(zhèn)的各種糧大戶冒著高溫酷暑,搶晴天收割成熟早稻。
通訊員 江文輝
種糧大戶江正根今年流轉了村里226畝田地種植早稻,由于上半年播種時間比較遲,水稻還剛開始成熟。老江說,如果不是臺風來臨,他家的水稻還可以再延長一周時間收割。
通訊員 江文輝
因為收割機比較搶手,當天上午,老江的水稻田里只有兩臺“久保田”收割機在搶收,經過再三聯(lián)系,對方答應下午再派一臺收割機過來,多收一粒米,就可以多減少一點損失,這讓他感到很是欣慰。
為了搶收早稻,這段時間農業(yè)運輸車也是跑得相當累。他們蹲守田頭,等到收割機把稻谷裝滿拖拉機后,才運往當?shù)氐募Z食烘干中心。“我們早上6點鐘到田里,晚上起碼到七八點鐘,遲得到九點十點都有。”農業(yè)運輸車駕駛員江福玲說。
他說,這段時間早出晚歸已成常態(tài),特別是臺風要來了,要幫助種糧大戶搶收完早稻,減少經濟損失。
除了種糧大戶、農業(yè)運輸車,各個糧食烘干中心也是滿負荷在運行。位于該鎮(zhèn)棉花塘的竿北植保服務專業(yè)合作社把20臺烘干機全部用上了,烘干中心一派忙碌。
溫嶺大溪山塘水庫除險加固搶時間
8月3日上午,離臺風“黑格比”登陸的時間越來越近,溫嶺市大溪鎮(zhèn)趁著臺風尚未嚴重影響前,在晴好天氣搶抓時間,與臺風賽跑,對山塘水庫進行除險加固,第一時間排除隱患,確保防臺防汛安全。
溫嶺市大溪鎮(zhèn)正在對臺頭山塘進行除險加固。通訊員 楊鵬
天臺縣石梁鎮(zhèn)搶收高山蔬菜
天臺縣石梁鎮(zhèn)有近6000畝高山蔬菜,時值豐收季節(jié),為盡可能降低臺風帶來的損失,8月3日上午,石梁鎮(zhèn)近三百多名黨員志愿者、巾幗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下到田間地頭,在指導群眾防臺防汛的同時,與臺風“黑格比”賽跑,幫老百姓搶收高山蔬菜。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當天上午搶收蔬菜近2500公斤,市場價值近萬元。
通訊員 陳怡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