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3月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趙靜 縣委報道組 鮑雯霞)“叮——”2月29日上午8點,在三門縣疫情防控健康碼(情報)中心,監控屏幕上跳出一條預警信息,有人員健康碼情況發生轉變,工作人員王濤立即打出核查電話:“您好,您的健康碼發生變化,請問是什么情況?……”
原來這位老人出現打噴嚏等癥狀,感覺身體不適,家人第一時間更新了其健康碼信息,由“綠碼”轉為“黃碼”。電話核查后,王濤通過“健康碼核查系統”下達指令至所屬鄉鎮,要求對其身體狀況、近期活動開展落地核查,鄉鎮核查班組立即出動。
在普通管控中,紅黃碼人員只有在卡點檢查時才會被發現,但其在無具體應用場景下是能自由走動的,而這恰恰是可能的風險點。三門創新推出健康碼“紅黃碼”人員緊急核查處置法,將健康碼“紅黃碼”人員被動觸網變為主動管控,有效彌補缺位。記者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獲悉,這一做法被評為全省優秀實踐案例。
8點15分,王濤從系統中看到,鄉鎮核查已有反饋,結果顯示該老人屬于本鄉鎮,非涉湖北人員,出現紅黃碼的原因為打噴嚏、四肢乏力,系統已將信息自動流轉至衛健委部門評估。目前,老人處于居家隔離中,情況良好,當地醫療機構已上門提供醫療服務。
登錄“健康碼核查系統”,查看“三門健康碼”,“紅黃碼”人員出現紅黃碼原因、線索來源、核查要求、目前管控狀態、管控措施、目前健康碼情況等信息一目了然。三門縣疫情防控健康碼(情報)中心負責人陳希介紹,三門通過大數據系統自動預警、工作人員24小時篩查主動發現“紅黃碼”人員,在自主開發的“健康碼核查系統”內進行“健康碼中心下發核查指令——各鄉鎮(街道)落地核查——衛健部門評估等級——各鄉鎮(街道)落實管控、信息上報”四級流轉,對“紅黃碼”人員進入流動區域等情況主動追蹤,在其出現異動前落實管控措施,避免造成疫情傳播風險。“且指令下達、核查反饋、處置結果下達等全部通過系統實現,避免了頻繁上報填表等中間過渡環節,實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陳希說。
針對因操作不當引起紅黃碼的人員,工作人員會一對一指導更換健康碼,截至目前,三門服務指導更換“綠碼”已累計800余人次。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