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海之濱,因港而興、因水而興的玉環市大麥嶼街道,如今跟水“較上勁兒”了。
2014年以來,大麥嶼街道經歷了全面鋪開的鐵腕治水,走過了鞏固、深化、沖刺的剿劣攻堅戰,目前正通過科學治水、依法治水、全民治水,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讓“美麗河湖”的美好藍圖逐步變為現實。
盡管治水成效顯著,但對大麥嶼而言,治水永無止境。
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2018年,大麥嶼街道率先在李家小區推行“污水零直排區建設”試點工作,打造精細化截污治水的升級版。今年,大麥嶼街道要完成3.34平方公里“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涉及14個區塊。截至10月底,14個“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已經基本完成,大麥嶼街道的治水工作也實現了從治標向治本轉變,從末端治理向源頭治理轉變。
城與鄉之間,綿延的水網,串起了一路的美景;而在看不見的地下,一張精細的雨污分流管網,正一點點被織就。
春來江水綠如藍。成績之上,大麥嶼街道欲實現新作為。
大麥嶼街道的“污水零直排區”建設還有二期計劃,將污水零直排從城市向農村推進。在明年6月份之前完成8個非建成區的“污水零直排區”建設,他們稱之為“水質提升區塊”。
“水質提升區塊的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是我們自加壓力,目的是通過水質提升讓更多老百姓獲得幸福感?!贝篼湈Z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林楚法指著作戰圖說道:“盡管難度很大,但我們有信心拿下”。
未來,大麥嶼將進一步打造美麗河湖工程,從而實現更高質量的產業經濟、更高顏值的自然生態、更高品質的生活體驗、更高水平的社會治理,使每個群眾都在大麥嶼街道這場治水“較勁兒”中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效保質
新模式助力治水加速度
“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對大麥嶼來說意味著什么?簡單說,就是要在14個區塊的地下,精細地織起一張管網,將雨水和污水分離得一干二凈。
“時間緊、任務重,說實話,壓力不小?!贝篼湈Z街道黨工委書記林杭說,壓力之下他們找到了一條“路徑”。
針對大麥嶼街道“污水零直排區”建設項目區塊大、任務重,街道班子成員著眼于破解以往工程建設中存在的相互制約、相互脫節等問題,探索推行集設計、采購、建設及試運行為一體的EPC總承包模式,開了玉環治水建設上的先例。
今年6月份,通過招投標,浙江省大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被確定為大麥嶼街道“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工程EPC總承包中標單位。
EPC這種新模式,是否適合大麥嶼?能否通時達變?答案就在提前2個月完成建設任務中給出。
“從完成招投標開始計算,短短4個月時間,我們不僅完成了任務,而且是高質量完成任務?!贝篼湈Z街道“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江新偉將這歸功于有了EPC總承包模式,讓整個建設過程更加優化、高效。
EPC總承包模式,實現由對接“14個項目經理”變聯系“1個項目經理”,解決了傳統建設模式中多頭對接、相互脫節、經常扯皮等問題,有利于各階段工作的合理銜接,從而有效縮短項目工期,加快工程推進速度。
建設加速度,質量卻分毫不減。
施工現場,大成集團公司專職安全員呂鑫涵輕車熟路地穿梭在各個建設區塊,一邊對照著施工圖紙,一邊將發現的問題反饋給設計師,討論整改意見。“通過一天4次的巡查,我們將發現的問題反饋給設計師,督促及時整改,加快工程的進度?!眳析魏f。
這樣的場景,在這4個月的施工中已然是一種常態。
“總承包商對工程安全、建設質量等實行統一管理,并要求工程師每日巡查,發現問題立即開出《整改聯系單》,責令限期整改,全程把控工程質量監管。截至目前,工程師針對污水流槽光滑面、護管沙厚度、化糞池接戶等問題發出《整改聯系單》92張,均已限期整改到位。”大麥嶼街道“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張波介紹,街道對項目管理團隊的技術經驗、人員素質等予以肯定。不僅如此,采用這一模式能及時調配資源幫助街道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也彌補了街道專業性不足的缺陷。
另一方面,EPC總承包模式在資金結算上由街道按照合同中標價統一與總承包商進行決算支付,減少了傳統建設模式中多方議價、多方支付環節,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時,由總承包商擔任項目建設總指揮,監理代表業主進行質量監督,大大減少業主項目管理人員,大幅降低業主管理投入。
林杭表示:“EPC模式作為新興建設模式,我們也是處在探索階段。在這一模式中,我們街道的工作人員能從冗雜的溝通協調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程質量的監管上,工程的質量也就多了一份保障。”
用心用情
源頭治理推進雨污分流
“兩邊房屋建設時間較長,需要下挖1.7米深。戶主怕影響房屋結構,我們力求排污順暢,目前正在尋求解決辦法……”11月19日,玉環市與大麥嶼街道的治水專家齊聚在龍山社區,就化糞池新接管網的方案進行討論。
“污水零直排”打破原有的觀念理念、涉及家庭管道改造等問題,群眾能否理解支持,顯得尤為重要。
如何破題?一個故事足以說明。
龍山社區房屋由于建設時間久、化糞池管網鋪設陳舊,如何新建管網是街道與施工方都在“頭疼”的問題。“如果按照原有的方案,管網鋪設后也能順利排污。但由于地勢問題,會造成排污不暢。而我們希望尋找新的解決方案,讓排污能夠順暢?!本蜑榱恕绊槙场倍?,大麥嶼街道“五水共治”辦工作人員與施工方、監理方多次聚在現場,就為了解決如何順暢排污這一問題。
而這一切,被周圍的居民看在眼里,記在了心里?!爸拔覀兣鹿艿篱_挖對房子結構有影響,怕房屋打洞后會有滲漏,但這些街道他們都幫我們想到了。挖開的地方,復原的時候他們連瓷磚都給我們買好貼了回去?!爆F在,一看到街道工作人員上門,龍山社區的高星??倳崆榈卣泻羲麄儊砑依镒蛔?,喝杯茶再走。
破題其實并不難。大麥嶼街道用心、用情、用實際行動來告訴群眾,這是項民生工程,民之所需、民心所求,就是他們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為了有效提升宣傳覆蓋率和群眾知曉率,大麥嶼街道在組建巾幗、“快遞小哥”、外來黨員等11支特色宣傳隊的基礎上,發動1260多名黨員、村民代表書面承諾助力,確?!鞍賵F千人入萬家”。
沒有物業、化糞池滿溢的藍天小區,因“污水零直排”對化糞池進行改建,管網重新鋪設而煥然一新;生活污水廢水直排地下河的錦繡華庭小區,因“污水零直排”的改建,讓地下河水質得到了明顯提升;因混排口而倍感困擾的和瀾名苑小區,因“污水零直排”使得混排口得到根治,河道水質提升了,臨河的住戶開窗再也聞不見怪味了……
對于已經有12個年頭的河畔花苑小區來說,今年就是它的“新生”。隨著清三河、剿滅劣ⅴ類水、“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等系列治水工作的實施,慶瀾塘河水環境大幅度提升,帶動小區顏值急速上升,一躍成為大麥嶼街道最宜居小區。
小區的窨井蓋上畫上了以“人水和諧”為主題的各式涂鴉;房屋的雨水管接入河中,實現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小區垃圾桶下方修建了滲漏液收集池……小區內一點一滴的變化,都在提醒著這里的居民,小區環境正變得越來越好。目前,河畔花苑小區已全面完成“污水零直排區”建設。
從源頭治理著手,從一滴雨水開始,如今大麥嶼街道的每一滴水中流淌的都是對老百姓“水清岸綠”的生態承諾。
共建共享
美麗河湖走進百姓生活
“我們已經安裝了污水預處理設施,什么時候能給我們發排水證呀?”工作人員一走進應建祥家的理發店,他就迫不及待地發問了。
作為藍天世紀廣場小區住了近20年的老住戶,應建祥看著小區一點點變得老舊,功能設施變差;也看著小區因為“污水零直排”發生了大變樣。一聽說自家理發店需要裝設污水預處理設備,保護好水資源,他積極響應,現在就等著拿證了。
“應大哥別急,這證我們會給您送上門來的?!惫ぷ魅藛T告訴應建祥,目前由于“六小行業”的 《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簡稱“排水許可證”)辦理較多,需要等上幾天時間。
而第一批拿到排水許可證的玉環林羲小炒店老板娘周志會,已經享受到這項服務的便利,她表示要為街道的工作人員“點贊”。
“因為要守店,‘六小行業’業主不方便出來辦證。如果他們自己辦理的話,需要把資料送到排水公司,并通過住建審核,耗時又耗力。現在,我們幫他們辦好證,再設點發放,他們就能方便得多?!贝篼湈Z街道“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攻堅組成員高雪表示,大麥嶼街道將做好排水設施的清理維護等工作,進一步推進大麥嶼街道“污水零直排區”建設。
此外,由大麥嶼街道和市住建局、市環保局、市排水公司等部門工作人員組成的服務隊正抓緊時間,對企業的內部管網開展查漏補缺,并協助企業填寫相關申請資料,為企業提供“排水許可證”申領這項上門服務。
截至目前,大麥嶼街道已為建城區內226家“六小行業”發放了“排水許可證”,預計11月底可以全部完成。
讓百姓在“治水”過程中得實惠,排水證申領便利只是其中的一項。
今年以來,在實施“污水零直排”工作的同時,大麥嶼街道積極推進美麗河湖建設。
城有水則秀,居有水則靈?!爸嗡菫榱俗尠傩沼懈玫纳瞽h境,擁有一個更加宜居宜業的故鄉,美麗河湖的建設,就是讓百姓共享治水的成果?!绷趾急硎荆嗡拖裰卫硪蛔鞘械膬妊h,健康的內循環必然帶來美麗河湖;而讓美麗河湖真正走進百姓的生活,這需要進一步完善兩岸建設。
據了解,大麥嶼街道慶瀾塘河北側游步道工程于2019年4月開工,項目內容包括游步道建設、親水平臺、曲橋、綠化種植等,預計年底完工。完工后,南北兩側游步道將遙相呼應,形成美麗的慶瀾塘河環湖景觀?!跋乱徊剑覀冇媱潓⒚利惡雍慕ㄔO延伸至三股塘河與榴榕河沿岸。讓美景的建成區從城區走入鄉村,讓更多百姓感受到我們‘五水共治’帶來的變化?!绷趾贾钢篼湈Z街道的河湖地圖介紹著美麗大麥嶼的未來規劃。
初冬時節,再次走進大麥嶼街道,你會發現“美麗”在這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山水秀美是它的底色,群眾和美是它獨有的氣質。白帆點點,水色澄碧,山影明秀,恍然如畫……通過“治水”,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為大麥嶼街道一張響亮的“金名片”,而遍布的美麗河湖,則是其中最為生動的注腳。
如今,大麥嶼街道正突出規劃引領、區域協調、城鄉聯動,用工匠精神雕琢這里的一山一水,用繡花功夫扮靚這里的一家一戶,用綠色堅守呵護著河湖景致,努力實現建設大更新、風貌大變樣、環境大提升的全域發展新格局。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