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哪里去?富山走起!
富山地處黃巖西部,觸目皆為竹海,散發著靜謐,而又透露著神秘。
在這大山深處,有古老的故事,有質樸的民風,還有怡人的風景,它們在時光的渡口熠熠發光,每個村莊都散發著獨有的味道,靜待我們細細品味。
括蒼山南麓,有一座小山村。該村群山環繞、竹林幽幽,臺溫古道穿村而過;一條清澗縱貫南北,民居依山傍溪而建。每年的三四月份,村里百花爛漫,梨花賽雪、桃花似霞,儼然一副美麗的人間畫卷。它,就是富山鄉半山村。
半山村始建于北宋,至今已有近900年。在古代,穿村而過的黃永古道,曾是連接臺溫之間的商旅要道。近千年的光陰過去之后,翠嶺迭起、清泉環繞的半山村,依然保持著自己獨有的古村面貌,以瞻望悠遠的目光,應和著過往的游人。老屋、老橋、青石板路,以及如今依然屹立在古驛道上的老路廊,都是歷史的見證,也承載著今天半山村的從容和美好。
緊挨半山路廊的老供銷社,現改建為村文化禮堂,走進禮堂,可見四周環境清幽古樸,二樓的陳列館里展示著一些老物件和農具,在晨曦和霞光下,散發著歷史的幽香。
路廊的兩邊,一塊塊圓木板上記錄著半山村的姓氏。半山姓氏眾多,素有“半山十二姓”之稱。這些姓氏組成了村里的一個個美麗的傳說和故事,正是有了這些人和故事,才有了半山的豐饒和熱鬧。
一代代耕讀持家的先民為半山留下了漫山的樹。直到今天,我們依然能在半山看到二十余株的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樹,有古梨樹、馬尾松、古楓、柳杉、柏木等等。矗立在橋頭的這株紅豆杉,已經有五百年的樹齡了,風一吹,樹葉沙沙作響,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榮辱滄桑。
富山半山古村落,以半山梨花聞名橘鄉黃巖,連續幾年舉辦了半山花朝節。每在春天梨花盛開的時節,村內穿村而過的半山溪兩岸曲徑通幽的石屋旁,一棵棵古梨樹上開滿了潔白的梨花。這些帶雨梨花在清明節前開得很有韻致,吸引許多市區里的游客前來觀看。
一家老少時而在半山溪的石矴步上留影紀念,時而在黃永古道上看梨花盛開的千姿百態,時而在半山溪旁看落花流水深情款款的模樣。游玩累了倦了,大人們就在保存完整的半山路廊的青石凳上休息,小孩們就在各處新建的活動設施上活動開了,將一家老少的歡聲笑語留在了小山村里。
許圣來老先生從小到大在半山村居住,對半山梨花深有體會,寫了一篇《梨花頌》,其中有一句“舉頭千枝白,放眼疊萬叢。朝霞露白潔,傲霜不沾塵”。將半山梨花的神采和韻致全部展露出來。根據黃巖文史資料記載,黃巖最大的一株楓香坐落在富山鄉半山村,胸圍達500厘米,高35米,樹齡超過200多年,立木材質超過20立方米。
他將這棵楓樹一年四季的生長過程看在眼里,依據這棵古樹為題材,即興寫下了一首《故鄉獨秀》詩:參天聳立一勁楓,一度春發一歲榮。春長干枝登云閣,秋染萬葉九霄紅。
歲歲掛滿楓貴子,留于人間路路通。
千古獨秀添村色,半山故鄉一神楓。
山村往上,海拔800米處,則是臺州有名的景點:富山大裂谷。該景點為6000萬年前花崗斑巖山體崩塌形成的現代冰緣地貌、山崩地裂地質遺跡,是目前華東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清晰的山崩地裂遺跡。
裂谷景區內崇山峻嶺、怪石林立、竹林幽深。一路攬勝下來,可見富山云海、裂谷尋寶、古壁修篁、石亭錦帆、山崩地裂、洞府雙龜、天坪餐秀、雙巖涌泉八大風景區。
步出景區,就到了半山村。裊裊炊煙,雞鳴狗叫,農家樂飯菜的香味,猶如突然涌出的童年記憶,撫慰著旅人的身心。
半山的古樸、靈動、清幽為村莊贏得了中國傳統村落、省級歷史文化村落的稱號,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人。
村里原先的“地主屋”,后來的老鄉政府搖身變為了半山農家樂假期山莊。臺門飛檐,大院青磚,依然保留著舊日風范。大堂的板墻上,還能看出“毛主席語錄”的字樣。
村里還有松花麻糍、麥鼓頭、黃依曲酒、番薯面、茶葉豆腐、篤篤糕等傳統美食。以及草席、草鞋、蓑衣、竹帽等民間傳統工藝。這些當地人的尋常食、尋常事,卻成了如今游人,尤其是城里孩子們好奇又熱衷的“新鮮事物”。
幾年前,在浙工大教授的帶領下,一批小城鎮協同創新中心的團隊成員來到了這里。村里因地制宜、錯落有致的山鄉民居,仿佛是向他們打開的神秘寶藏。
成員們就半山村村莊區位條件、人文歷史、場地特征、建筑特點等進行分析。發現半山村現存比較好的古房子包括清代的7幢,還有民國初期和建國初的27幢,其中包括建于民國的許鏡軒上將祖宅。
通過保護、修復、改造古建筑,設置農耕體驗、度假觀光項目等,打造“隱”“逸”結合、獨具空間特色和文化特色的魅力村莊。目前,半山已先后完成溪口臺地、村口長廊、浙工大人才工作室、村內19個景觀節點提升等工程,下階段還將優化提升青年旅舍、半山書院、旅游接待綜合樓、鄉聚廣場的基礎設施功能,大力推進新區工程建設,助推美麗鄉村發展與傳統古村落保護。
梨花勝境,隱逸人間,這就是富山鄉半山村。在這里,你能找到最原汁原味的古村味道。
【村莊名片】富山鄉半山村位于黃巖西部風景優美的富山大裂谷景區出口,海拔400余米,距黃巖城區約57公里,與溫州永嘉楠溪江風景區相毗鄰,境內群山起伏,風景秀麗,人文環境古樸幽雅,先后獲得了“國家級傳統村落”“省級歷史文化村落(重點村)”“省級農家樂特色村”“浙江省首批3A級景區村莊”“浙江省首批休閑旅游示范村”“臺州市全面小康示范村”等榮譽。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