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新聞 > 社會
浙報專版︱黃巖村級治理“三化十二制”歷久彌新
2019年07月29日 來源: 浙江在線 陳久忍 黃微

  臺州市黃巖區村級治理“三化十二制”誕生于2004年,是黃巖探索出的一套治村機制。“三化”是指村級組織運行規范化、村民自治法治化、村務監督民主化;“十二制”是指村委會向村黨組織報告、村兩委聯席會議和聯章聯簽等與“三化”相配套的12項操作制度。

  黃巖區北城街道錦川社區凱亞城小區

  15年來,黃巖一任接著一任干,一以貫之深化落實“三化十二制”,不斷吸收村級組織管理工作的創新成果,讓“三化十二制”歷久彌新,永葆活力。黃巖“三化十二制”被臺州市委組織部發文推廣,多次被評為浙江省組織系統特色工作,2018年還被評為全國基層黨建典型案例三十佳。

  出臺“三治融合30條”治村標準,提煉“鄉村振興工作十法”,編制“三化十二制”地方標準……如今,黃巖“三化十二制”各項創新成果層出不窮,各項制度逐漸規范化、標準化和體系化,在新時期愈加煥發出無窮的活力和生命力。

更新迭代 治理制度標準化

  東城街道雙浦村黨群服務中心

  7月9日,由臺州市黃巖區委組織部提出的《村級治理“三化十二制”工作規范》,在黃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備案。據介紹,這將是黃巖首個社會治理領域的地方標準,也是黃巖村級治理“三化十二制”的最新成果。

  “各村黨群服務中心使用面積不小于200平方米”“村(社區)組織成員、黨員帶頭學法守法,每年集中學法不少于4次”“村民檔案材料在形成后3個月內歸檔”……翻開這本地方標準,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三化十二制”總則等各方面內容,分層級排列,條分縷析,對許多工作都作了具體要求。而村級治理結構層次圖、事項公開時間要求、分級限額聯簽審批等圖表的使用,則讓原本枯燥的內容,變得一目了然,更為可讀。

  “三化十二制”是一個鄉村治理體系,本質上是村黨組織領導的法治德治自治機制。通俗地說,要做到村賬筆筆清、村事件件議、村務人人明。2004年,黃巖區實施村級組織管理“三化十二制”,努力構建責權明確、決策民主、管理科學、監督有力、運作規范的村級工作運行機制,并于當年6月出臺了《黃巖村級管理“三化十二制”實施細則》。此后,又兩次對《實施細則》進行修訂。

  “從《實施細則》到地方標準,‘三化十二制’的內容越來越完善,可操作性越來越強,已經真正成為了黃巖治村的操作手冊。”臺州市黃巖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之前的《實施細則》更側重自治層面,這次出臺的地方標準,圍繞“三治融合”村級治理體系建設,加入了更多德治和法治的內容,實際上是從標準的角度,對15年來黃巖“三化十二制”工作的一個總結和提升。

  日前,走進東城街道雙浦村文化禮堂一樓,占地近500平方米的“三化十二制”主題展廳里,“三化十二制”的發展歷程歷歷在目。雙浦村是黃巖執行“三化十二制”制度的示范村,15年來,從一個破舊的后進村變成了繁榮文明的新農村。在村黨組織的領導下,甬臺溫鐵路、臺金鐵路、東官河綜合整治等工程,在該村都得到又快又好的推進。

  經過15年的發展完善,“三化十二制”已成為黃巖基層組織運行的基本制度和村級治理的響亮品牌,并取得了突出成效:“三化十二制”全面厘清了村級各組織的職責,早在15年前就明確了村黨組織的核心地位,并不斷強化,把加強黨的領導落實到了“最后一納米”;全面規范了村級事務運行機制,有效破解了村級財務管理、民主決策等難題;全面提振了黨員干部精氣神,發揮了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全面保障了村民行使民主權利,激發了鄉村治理活力和村民自治熱情;全面提升了基層組織力,破除了一些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

  “實踐證明,凡是‘三化十二制’堅持和落實好的地方,大多是黨建工作、基層治理和社會發展做得好的地方。”臺州市黃巖區委相關負責人說,“三化十二制”不僅是治村依據,更是工作方法,在堅持中創新發展——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同時,又積極順應新時期新要求,提出工作的新使命、新內涵、新部署和新任務,才是它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

兼容并蓄 治理舉措體系化

  茅畬鄉茅畬洋村召開新村建設工作推進會

  “你看,‘三化十二制’第10條聯審聯簽制度,就是在我們村首創的。”日前,在黃巖區新前街道西范村,村黨委書記傅永德指著墻上張貼的“三化十二制”,自豪地說。

  西范村是一個富裕村,店鋪林立,廠房眾多,村集體資產2億多元,2018年村集體收入2000多萬元。盡管財務往來多,然而,十幾年來,西范村的賬目沒有出過一筆問題。

  “每個月的15日、29日晚上,是我們村雷打不動的集體辦公夜。十幾名村兩班子成員,對上半個月村集體財務支出,一一核對報賬資料,并現場簽字。對審核通過的小額支出,村出納當場付款。”傅永德說,集體辦公、財務聯審聯簽,讓村賬公開透明,減少了糾紛和爭議。同時,村級事務也可以得到及時討論解決,將矛盾化解在萌發階段。

  黃巖“三化十二制”來自基層實踐。在探索、完善、提升過程中,黃巖“三化十二制”始終緊扣基層最關心的“人怎么選”“事怎么定”“錢怎么花”等熱點難點問題,尊重基層首創性,持續改進提高實用性。

  早在15年前,黃巖在整合零散制度,系統建立“三化十二制”時,就注重將聯章聯簽制度等基層首創的一些好做法、好經驗吸收進來。而“村賬筆筆清、村事件件議、村務人人明”的“三村”制度體系,以及財務聯審聯簽制度、村干部任期履諾考評管理機制、黨員干部道德誠信引領工程等務實治村舉措,都是源自基層實踐的經驗總結。

  6月底的一天,來自黃巖區澄江街道黨政、組織、紀檢、財政、城建、農辦等部門的工作人員,在街道3樓的會議室里,對轄區18個村第二季度的村級會議記錄,進行集中審查。工作人員很快就找出了各村的一些不規范做法,如村宅基地招投標未召開村民代表會議,村支委會記錄簽到不齊,無履諾考評承諾記錄……

  為規范村級組織運行和村級民主決策,2018年5月,黃巖在部分鄉鎮(街道)開展試點,對村兩委會、村民代表會議等六類村級會議創新推行備案審查制度,并于去年9月由區委組織部和區紀委共同發文在全區全面推行。

  該制度規定,每月10日前,各村將會議記錄交至鄉鎮(街道)村級會議備案審查聯席會議辦公室備案(以下簡稱備審辦),由備審辦定期召集各業務辦公室進行集中分類審核,確保所有決策合紀合法合規,發現苗頭性問題及時提醒糾正。

  “村級會議備案審查,能實現源頭預防、全程監督和留存備查的效果,也是對各村‘三化十二制’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的一個手段。”澄江街道紀工委書記徐華青介紹,村級會議備案審查制,是黃巖“三化十二制”納入的最新制度之一。在這次出臺的《村級治理“三化十二制”工作規范》里,就附錄了一式三聯、分別用于審查、備案和留存的村級會議記錄表。

  臺州市黃巖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目前,黃巖正在繼續下大力氣深入挖掘村級會議備案制度、“村檔鎮管”體系、村級“工票”制度等新的治村舉措,使之成為“三化十二制”品牌下的子品牌。如今,一個以“三化十二制”為核心的基層治理品牌矩陣即將形成。接下來,黃巖將通過制度推介推廣,以及制度規范運行,實現基層黨建“整鄉推進,整縣提升”工作全面提檔升級。

與時俱進 治理成果時代化

  寧溪鎮探索開展“村檔鄉管”,對村級檔案進行規范化管理

  “一旦有小孩子的腳觸及池塘水面上的紅外線,我們的智能化管理員會立即收到手機上的提示,兩分鐘內就能趕到事發地點。”7月4日,黃巖區南城街道山前村黨總支書記張勝榮向來自寧波的48名考察團成員,介紹該村綜治工作中的智能化管理經驗。

  去年以來,在網格化管理的基礎上,山前村推出了一套智能化管理系統,對全村的每個角落實現網絡全覆蓋。數據顯示,采取網格化和智能化管理后,該村村民之間的糾紛明顯下降。山前村的接警量,也從過去每個月3次至5次,降低到平均3個月1次,甚至零次。

  景美、村富、民安,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山前村從村集體經濟89萬元的“水窟塘”,發展成為總資產4億元的“幸福村”“平安村”,成為黃巖“三治融合”的示范村。

  去年下半年,黃巖區聚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在村級治理“三化十二制”的基礎上,率先出臺了《黃巖區村(社區)基層治理“三治融合”30條工作標準》。將黨員干部道德誠信引領工程、村干部履諾考評機制、民主懇談等村級治理“三化十二制”中的成熟經驗,以及村干部停職教育等創新舉措,都細化成了“三治融合30條”工作標準中的一個個具體指標和要求。

  最近,在嶼頭鄉沙灘村,一幢由舊糧倉改建的民宿,還未開業就成了“網紅”。該民宿由嶼頭鄉攜手德國巴斯夫公司打造,采用屋面保溫隔熱、地面防水防潮等技術,是一家低能耗、多功能的綠色高端建筑。

  在沙灘村,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獸醫站變身游客中心,柴房成了咖啡吧,老衛生院改造成同濟·黃巖鄉村振興學院教學樓……在同濟大學的規劃指導下,沙灘老村,從一個“半空心村”變成了美麗鄉村示范村,并入選首屆聯合國人居大會發布案例。

  依托6年校地合作的豐富經驗,同濟大學與黃巖區以鄉村規劃、鄉村建設為切入點,通過鄉村規劃、建設、人才培養的具體實踐,推動黃巖鄉村的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的一系列振興,并于2018年4月,梳理出了包含文化定樁、柔性規劃、黨建固基等10條、40個要點的“鄉村振興工作十法”。

  而能破解村民最關心的“選好人、辦好事、花好錢”問題的“三化十二制”,便是該工作法的重要組成部分,起到營造鄉村治理“正能量界面”的重要作用。

  出臺“三治融合30條”,總結提煉推廣“鄉村振興工作十法”,編制“三化十二制”地方標準…… 近年來,黃巖以“三化十二制”為基礎,積極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推動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走向深入,充分彰顯了“三化十二制”與時俱進的蓬勃生命力。

  “村莊融合后,發展空間明顯變大了。目前,我們正在籌劃發展林下經濟,用于種植中藥材,提高村民收益。”日前,北洋鎮聯豐村黨總支書記潘林福高興地說。

  去年9月,聯豐村由原聯豐村和原麻車頭村合并而成。在原聯豐村和原麻車頭村交界處有一座山,林地資源豐富。村莊融合后,在鎮里幫助下,實現了統一流轉,共同開發。

  不到一年,聯豐村已經實現了資產、資金、資源的全方面融合。原來兩村的村集體資金由新村統一管理,統一分配。如今的聯豐村水清岸綠,環境優美,黨員干部與群眾上下齊心,村子發展勢頭強勁,村民們的幸福感與獲得感持續升溫。

  賬算清了,事理順了,人心齊了,村莊的發展也就有了向心力。近年來,無論是美麗鄉村建設,還是行政村規模調整、低收入群體增收以及薄弱村消除等工作,黃巖總是走在全市前列。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都要歸功于黃巖堅持執行的“三化十二制”。

  黃巖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接下來,黃巖將以出臺“三化十二制”地方標準為契機,加強對“三化十二制”相關制度的深入學習和貫徹執行,以及總結推廣,進一步把“三化十二制”落到實處,為全省乃至全國提供基層治理的“黃巖經驗”。

標簽: 黃巖區;治理;制度;地方標準;村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 臺州頻道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