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新聞 > 熱點聚焦
輝煌印記⑨ | 2018年:同濟?黃巖鄉村振興學院成立
2019年09月27日 來源: 浙江在線 記者 陳久忍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9月2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久忍)為了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2月6日,由同濟大學與黃巖區共同發起的同濟?黃巖鄉村振興學院在黃巖區揭牌,成為全國首家成立的鄉村振興學院。

  同濟·黃巖鄉村振興學院揭牌成立

  黃巖和同濟大學從2012開始開展戰略合作,共同建立了黃巖美麗鄉村規劃建設專家智庫、同濟大學美麗鄉村規劃教學實踐基地和中德鄉村規劃聯合研究中心,共同推動寧溪烏巖頭村、嶼頭沙灘村、北洋潮濟村等歷史文化村落的保護工作,在實踐中形成了“學術引領、典型示范、科學普及”的美麗鄉村建設經驗,成為國內校地合作的成功典范。同濟·黃巖鄉村振興學院的成立,推動雙方的合作邁上新的臺階。

  同濟?黃巖鄉村振興學院北校區透視圖

  同濟?黃巖鄉村振興學院的課程開發主要依托同濟大學,針對鄉村發展20字方針,分類開發鄉村建設理論與實務課程,專題編寫教材。師資隊伍以同濟大學教師及國內外專家學者為主體,適當邀請黃巖本地一些“土專家”。課堂教學區分為南、北兩個教學區,其中,南校區設在寧溪鎮烏巖頭村鄉建學社,北校區設在嶼頭鄉沙灘村柔川書院。

  除了專題教學,學院還設置了15個現場教學點,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分別選擇現場教學點。同時,通過戶外體驗、拓展訓練的方式,開展體驗教學。

  同濟?黃巖鄉村振興學院南校區

  據統計,截至2019年7月底,同濟?黃巖鄉村振興學院共接待考察團297批次5453人,培訓學員65批次3473人。

【浙江新聞+】

  2018年12月23日,浙江日報頭版以《黃巖設鄉村振興學院培育鄉土人才——山村刮起頭腦風暴》為題,對同濟?黃巖鄉村振興學院進行報道。

  全文如下:

  這些天,位于臺州市黃巖區寧溪鎮烏巖頭村的同濟·黃巖鄉村振興學院,迎來了福建省莆田市的30余名機關、鄉鎮、村干部。白天,他們聽老師上課,在村里走訪;晚上,大家坐下來進行“頭腦風暴”,交流想法。莆田市荔城區后黃村村支書許麗紅深有感觸地說:“烏巖頭村的變化和專家的指導,為我們改善農村環境、發展特色產業提供了啟示。”

  烏巖頭村發生過什么樣的變化?村黨支部副書記陳景岳介紹,烏巖頭村雖是個難得的原生態村落,但山高路遠,缺少產業。年輕人紛紛向外搬遷,全村一度僅剩下20多位老人居住,房屋年久失修,環境臟亂差。

  得益于黃巖與同濟大學的合作,在規劃設計專家指導下,烏巖頭村著手對100多間老房進行保護性改造,發展文創產業、鄉村旅游。如今,綠水青山與鄉土風情,引來近20家文創工坊、民宿和農家樂入駐。烏巖頭村也成為校地聯合培養鄉村人才、指導鄉村實踐的樣本。

  自2003年浙江開展“千萬工程”以來,黃巖306個村莊人居環境發生巨變,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逐漸顯現。西部山區許多村莊空心化、老齡化嚴重。由于缺乏人才和創新理念,在生態保護、產業發展中也有過誤區、走過彎路。

  “鄉村發展關鍵在人。”黃巖區農辦主任朱世聰說,今年2月,黃巖把培養更多人才放到深化“千萬工程”、推動鄉村振興的關鍵位置,借助與同濟大學的合作,設立鄉村振興學院,為鄉村注入活力。目前,該學院已組建一支由11名同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以及21名“鄉土專家”組成的教學團隊,開發出鄉村生態系統、鄉村產業發展等20多個課程,形成美麗城鎮建設、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4個系列、16個特色培訓班。除專題教學外,還在嶼頭鄉沙灘村和烏巖頭村分設南、北校區,在富山鄉半山村、澄江街道鳳洋村等設置16個教學點,開展“走讀式”現場體驗教學。

  至今,這里已先后舉辦21期培訓班,培訓1285人次,包括500余名黃巖本地鄉鎮、村干部。

標簽: 黃巖;同濟大學;振興;學院;揭牌;美麗鄉村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 臺州頻道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