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焦距拉長,從一張張黑白照片中,看到溫嶺的歷史滄桑。
沿著歷史軌跡前行,70年后,一張張彩色照片,呈現了一座現代化、都市化的魅力之城。
1985年的城關老十字街
1995年溫嶺城區太平俯視圖 林木森
20年前的人民西路
10年前的人民西路
萬壽路舊貌
我們穿行在大街小巷間,倏忽間,泥瓦房早已不見蹤影,鋼筋水泥聳入云霄,叮咚的自行車變成了川流不息的車流。
大溪盤山村變遷組照 宋友才 攝
1994年溫嶺迎來了一個巨大的轉折點——撤縣設市。
1994年,溫嶺撤縣設市慶祝大會。
至此,在時代的改革浪潮中,溫嶺發出了不可忽視的聲音。1949年的溫嶺,生產總值僅為2259萬元,人民掙扎在溫飽線上;如今的溫嶺,2018年生產總值為1091億元,是名揚海內外的中國明星縣(市)、全國百強縣(市)。
溫嶺千年曙光碑
新千年第一縷曙光的眷顧,把風情萬種的溫嶺從深閨中引了出來。
東輝閣 顧翔 攝
1990年代,東輝閣重新修繕,成為大家茶余飯后周末休閑的最好場所。東輝閣高35米,為明三暗五歇十字脊頂仿明清古建筑造型,正門南面有山門牌樓,東西有扇亭和游廊等附屬建筑,造型獨特,堪與全國四大名樓媲美。夜中的東輝閣更是一粒璀璨的明珠。
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8所學校,到如今的294所學校;從1950年的一個電影管理站,到如今的17家電影院……
70年來,溫嶺在公共服務保障領域方面的基礎建設,有著前所未有的進步。就如醫療保障,溫嶺是2004年全省首個把普通門診醫療費用納入農醫保報銷范圍的縣級市,并首開全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特殊補償的先河。
老人民醫院
2017年溫嶺醫療中市心(市第一人民醫院)新大樓投入運行。
1989年,溫嶺參考閱覽室。
溫嶺圖書館新館效果圖
最是書香能致遠。從東甌古國走來,溫嶺還飽蘸了海洋文化的開放包容和石文化的厚重堅毅。1987年,溫嶺縣圖書館包括(鄉鎮分館)總藏書僅17萬冊。32年后,全市圖書總藏量已達到150萬冊。
而現在,磅礴大氣的新圖書館也正在和溫嶺人揮手。
大明因校舍(1949—1966)
溫嶺中學創辦于1847年,是浙江省百年名校,初為宗文書院,后歷經私立宗文高等小學堂、宗文高等小學校、宗文初級中學、溫嶺縣立宗文初級中學、溫嶺縣立初級中學、溫嶺縣立中學、溫嶺縣第一中學、浙江省溫嶺中學。
80年代新建教學樓
那時的校園在虎山公園腳下。有一年,學校周邊治安不太好,為了學生的安全,學校實行男生夜間輪流值班,以寢室為單位,在住宿區巡邏。
溫嶺中學 朱海偉 攝
2001年,溫嶺中學遷入新校址,成為溫嶺新的文化地標。無數優秀學子從溫中出發,走向了更廣袤的世界。我們畢業,結束的是中學生涯,留下的是無限回憶。
1999年,溫嶺體育館投入使用。 龐輝斌 攝
錦屏公園 龐輝斌 攝
2005年5月1日,錦屏公園一期建成開放,如今,二三期景區也已建成。主要景點有葦花歌臺、世紀曙光、石藝勞作、飄臺飛舞、“五色土”雕塑等。園區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碧水漣漪、游船悠悠,春夏季節夜間更是蛙聲此起彼伏,堪稱是一幅生態濕地的畫卷。
2018年,溫嶺博物館開館
山海兼得,鐘靈毓秀,從草房、瓦房到樓房,實現“安居夢”、“美居夢”。精雕細琢中,山川與人居輝映,海洋與城市鑲嵌,悠悠歷史中流淌出美麗的溫嶺。
溫嶺夜景圖 吳鵬飛 攝
(以上部分圖片由溫嶺市委宣傳部、溫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溫嶺市環境綜合整治事務中心、溫嶺市檔案局等提供)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