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9000年前從下湯文明走來,萬載光陰搖曳,熬制了無數美麗非遺。新春佳節,中共臺州市委宣傳部、臺州市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浙江星風尚影視聯合浙報集團臺州分社推出《臺州記憶》系列,從正月初一到十五,帶你感受臺州非遺魅力。
破曉,
朝陽煮海,
碎金般的陽光遍灑小鎮,
曙光碑下,大奏鼓奏出歡快的樂章。
源于福建,流傳于溫嶺石塘,
大奏鼓舞蹈動作粗獷而詼諧,
舞者男扮女裝,獨具地方特色,
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
被《中國民間舞蹈集成大全》譽為中國漁村第一舞。
每逢祈愿豐收和平安的時節,
十幾名漁民就會男扮女裝,
重彩化妝,套上籠褲和斜襟衣,
戴上手鐲腳鐲,吹起嗩吶,
敲起大鼓、扁鼓、銅鐘、木魚、鈸……
合著浪聲跳起來。
從25歲到77歲,
陳德福一跳就是半個世紀,
他沉穩又靈活的舞步里,
是石塘悠遠的歷史傳承,
藏著漁家濃濃的生活氣息。
一跳,祈愿你行船萬里,順風順水;
一跳,慶祝你平安歸來,滿載豐收。
時光如水,
這座因中國大陸新千年第一縷曙光照耀
而聞名遐邇的小鎮,
承載著曙光的美好祝愿,
漁民們的日子節節高升。
討海為生的漁民少了,
大奏鼓也被賦予了新的內涵,
延續著祖輩的美好祈愿。
任憑歲月蹉跎,
大奏鼓的回響始終會回蕩在這安逸的漁村,
護佑著這方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