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剛出院,大家讓一讓,讓她先做了早點回家休息。”面對排著長隊的鄉親們,一個穿著防護服的“大白”敞著喉嚨喊道。從“大白”的聲音中,鄉親們聽出他就是村里的縣人大代表楊武軍。
“你腳傷才好,不怕老傷復發?”聽著大家關愛的打趣,楊武軍樂呵呵道:“站久了有點痛,在這里跟大家開開玩笑,就不感覺痛了!”
4月29日中午12時左右,天臺縣雷峰鄉狀塘村核酸檢測點,上百位村民排著隊,有序等待接受第二輪核酸檢測。
狀塘是個大村,單留守老人、兒童就有300多人,這些老人大多不用智能手機,無法出示健康碼,這給掃碼快速錄入個人信息帶來了不便。
在采樣現場指導的鄉黨委副書記陳海鵬說,現在志愿者要一個個通過身份證來錄入,相對比較費時,但不管多麻煩,我們都要逐一做好服務,確保早排查、快檢測,一個不漏。
采樣中,80多歲的楊大伯沒帶證件就來到了現場。狀塘是個坡地村莊,楊大伯腿腳不是很利索,如果讓老人回家去取證,往返大約要二三十分鐘。正當老人有些為難時,“大白”為他解了難。
原來,在前一天晚上開展的核酸檢測篩查中,“大白”考慮到高齡老人夜間行走不安全,就特地送檢測服務上門,楊大伯就是其中一位。當時,“大白”考慮到核酸檢測需要好幾輪,身份證還要再次使用,就在上門檢測時專門拍了一張照片留在手機中,不想正好派上了用場。在村支書兼村委會主任范喜春的手機里,就存了27個高齡老人的身份證照片。
3個多小時后,全村核酸檢測篩查接近尾聲。這時,患者小范的母親找到采樣點,說女兒小范病情不穩定,無法行走,她沒辦法背到現場采樣。
聽到這一消息,“大白”黨員志愿者楊國鋒和“大白”醫生葉曉麗耐心安慰小范母親,并在采樣結束后,來到小范家服務,順利為小范完成了核酸采樣。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