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8月是夏糧入庫的時間。
8月10日,記者走進椒江糧食儲備中心,直擊“夏糧”的“熾熱”。
灰黃的谷塵混合著汗水
黏在臉上 糊了一身
烈日下的運糧人
扦樣
上午9時,烈日灼人,地表氣溫接近37℃,在椒江區糧食儲備中心,一輛輛滿載稻谷的運糧車正在排隊等待檢測。
質檢員黃師傅爬上運糧車,將一根2米長的不銹鋼管插入糧堆,來回轉兩圈后拔起來,再取出一把稻谷。“這是‘扦樣’,每一車稻谷都要抽取一點樣本。”他告訴記者,取樣后將現場進行水分、雜質、互混率等檢測。
運糧車質檢過磅后,開到了卸貨處。現場機器轟鳴,熱浪撲面,揚起的稻谷、灰塵漫天都是,站在一旁的記者被糊了一身,灰黃的谷塵混合著汗水黏在臉上、脖子上、手臂上,不一會身上就癢了起來,還起了密密麻麻的紅點。
再次篩查
“這臺夏糧輸送線包括了對糧食的除雜、計量、入庫,無疑是減輕了我們的勞動。”一旁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但是他們需要再次對糧食進行篩查,確保不讓壞糧進倉。
剛烘干的稻谷很熱
穿著鞋子也腳底發燙
平倉
對“收糧人”而言,最辛苦的還要屬平倉。每次收糧進倉,機器傳送帶把稻谷送進倉庫大門,后續的平倉工作要靠人工完成。“稻谷堆得和小山一樣,每個小谷丘都有幾米高,這都要靠我們一簸箕一簸箕去填平。”平倉員介紹道,剛烘干送進來的稻谷本身就熱,穿著鞋子踩在上面也會感到腳底發燙。盡管倉庫有降溫設備,但整個谷倉還是十分悶熱,不習慣的人在里面幾乎無法呼吸。
篩蟲
“夏天糧庫里的溫度不能超過33℃,給稻谷篩蟲也是一項必須的工作。”在一處糧庫里,檢查員小徐打開糧庫,查看糧食有無蟲害、溫度是否正常,這項工作,他每天要花費2個小時。
“為方便農戶售糧,我們在確保糧食品質的前提下,所有送過來的糧食應收盡收,當天結算,當天入庫,不讓一個農戶、一臺運糧車在收儲點停歇過夜。”椒江糧食儲備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讓糧食保質保量安全入庫,是我們‘收糧人’的責任與使命。”
今年椒江夏糧收購入庫從7月18日開始,截至目前約有4500余噸糧食已入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