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7月1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趙靜 整理)隨著《長安十二時辰》的熱播,“十二時辰”成為熱議的話題。
不過作為一名吃貨,最吸引我們的還得數長安街上的風味美食,可以吸的火晶柿子、湯鮮肉嫩的水盆羊肉,噴香酥脆的胡餅、原汁原味的烤羊肉......(再說口水都要出來了)
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把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段。天地俯仰之間,臺州這座山海水城,也有獨特的十二時辰。
炊圓
炊圓是很多臺州人童年難以忘懷的那一口醇香。
蒸熟的炊圓皮呈自然黃白色,吃之前淋上一點醬油,一口咬下去彈牙卻不粘牙,軟軟的糯米夾雜著濃郁的肉汁,軟糯鮮滑,口感豐富。
嵌糕
溫嶺有一傳統早點,那就是手打糕,當地人一般稱之為“嵌糕”。
一大早,在小區門口或者背街小巷中,經常可以看見一大堆人圍著一個小攤,這就是糕攤。賣糕人站在桌前,從棉褥下的糕團中抓出一團熱氣騰騰的白糕,然后像搓衣服一樣地在桌板上一揉、一攤,從桌前碗中以手代筷各撮一點料放在糕里,一筒嵌糕就成了。臺州獨有的美味。
豆面碎
油條配豆漿,那么小籠包怎么能不配豆面碎?
在街頭或屋檐下的小攤上,買上一碗豆面碎加面結,配上蔥辣味精,不但鮮美香熱,而且令人生出些許舊時風情,幻化出昔日的無限韻味。
豆腐生
從小聽到大街道上“豆腐生~豆腐生~”的叫賣聲,白嫩的手磨豆腐生靜靜安置在木制桶里,一聲吆喝三兩食客,一把銅勺滿口豆香,澆上自家熬制的紅糖漿。
現如今,臺州許多早餐餡糕店依然在賣豆腐生,嘗上一口就感覺回到了童年呀~
烏飯麻糍
在臺州小巷子的早餐店里,有每天清晨都笑臉招呼的老板娘,熟悉的淡淡青草味里,藏著清涼甜膩的松花香芝麻。
輕輕剝開薄膜,咬上一口是南方糯米特有的軟嫩,烏黑發亮的麻糍,像正處在烏飯樹盛開的季節。
梅花糕
許多臺州人的的童年里,都有梅花糕的影子。這一份松軟甜蜜的點心,是鄉愁的落腳點。梅花糕因其形似梅花而得名。
一般有純紅糖餡和芝麻紅(白)糖餡兩種,糖的甜味和芝麻的香味混入空氣里,街頭巷尾,老遠就能聞到這股子香香甜甜的氣味。
姜湯面
姜湯面是臺州很有代表性的面食小吃。先前只是婦女坐月子時,調養身體的主食,以及親朋好友來家里時的招待菜品。
現在,姜湯面已成為臺州街頭獨具風味的小吃,很多人都很喜歡姜的味道。
手打面
一碗熱騰騰的手打面,那不止是滿足了胃,還能讓這一整天都元氣滿滿。
面條手工制作,根根筋道。加塊小排,辣包菜,湯汁一般是醬油色的肉湯,鮮咸鮮咸的。一口面條一口湯,欲罷不能。
麥蝦
麥蝦不是蝦,但麥蝦里有蝦。面粉是麥蝦主要的原料,再搭配豬肉絲、雞蛋、鮮筍絲、鮮蝦、蛤蠣等輔料。
面粉的筋道香軟,蔬菜的清淡爽口,還有海鮮的十足鮮味,都交織在一個鍋里,湯濃料滿,滋味鮮美。
糟羹
糟羹,別看它樣貌平平,那味道,格外的美味。
每年的正月十四,元宵節,許多人家都會做糟羹哦,這個可是傳統的節日佳肴呢!他同樣也有別稱,山糊粉、糊糟糕。
八寶飯
軟嫩的糯米飯團,加上各類果脯蜜餞,再淋上一勺在冷藏庫里待上一天的鮮牛奶,簡直就是炎熱夏日的主打甜品!
糯米被牛奶浸泡得飽滿剔透,咀嚼起來香軟粘糯,伴著酸甜的紅綠絲和清涼果肉,沖凈了夏日里的煩熱。
姜汁調蛋
臺州的特色小吃姜汁調蛋,主料有核桃、姜汁、蛋、紅糖等。燒出的蛋品甜中帶辣,口感扎實樸素。
很多人對它的香味表示無法拒絕,被譽為臺州版的“舒芙蕾”。
青草糊和石蓮糊
青草糊和石蓮糊,一直是臺州街頭不可或缺的夏日冷飲。二者一白一黑,一淳一厚。有喜歡黑的青草糊的,也有喜歡白的石蓮糊的。
更有會吃的,會要求黑白同食,青草石蓮各半杯,用攪拌棒混的碎碎的,然后在上面撒一把糖霜,仿佛杯中是太極之法,是中庸之道。
桃漿
桃漿在臺州的夏日,很受歡迎哦。
臺州人夏日的習慣,煮一鍋桃漿,放在冰箱里冰著,供家人解暑,回到家就可以吃了。
海鮮
臺州這座山海水城,最不缺的就是海鮮了,像青蟹、跳跳魚、望潮、黃魚……
臺州海鮮多,吃法也多。生食、家燒、紅燒、白灼、腌干制鲞……
燒烤、小龍蝦
沒有小龍蝦、燒烤的夏夜是不完整的。臺州大街小巷大排檔一家連著一家,很是熱鬧。約上三五好友,擼串喝啤酒,吹著夏夜的晚風,小城生活如此愜意啊!
各位看官,這份臺州“十二時辰”菜單,您還有補充的嗎?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