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天臺三州鄉的一本“茶經”
2018年11月11日 來源: 臺州晚報

茶園多為茶林共生,林中有茶、茶中有林,常年云霧繚繞,具有茶葉肉質厚、香氣持久、味甘甜的特點,是制作龍井茶的優質原料。茶樹均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上,且與當地盛產的白術、黃精和烏藥等中藥材互為滋潤、相生相長,良好的生態條件,保證了茶葉的優良品質,為茶葉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茶產業已成為該鄉農業經濟中名副其實的主導產業。

三州茶產業發展至今經歷了數個年頭,一步步壯大,發展至今,全鄉共有茶園15800畝,人均茶園面積位居全縣首位,有5000余人從事茶產業,占全鄉人口總數50%以上,炒茶機1600多臺占全縣70%以上,成功入選全省首批農業“機器換人”示范鄉鎮,與磐安的尖山,新昌的回山等鄉鎮形成浙江省高山生態龍井茶“金三角”?!叭萏丁饼埦畠纱螛s獲國際名茶評比“金獎”稱號,三州茶市開市高峰期日流量可達2500多人次,最高日交易額超130萬元,年銷售額超1億元。

近年來,該鄉立足獨特區位優勢,以茶葉增效、茶農增收為目標,看準市場趨勢,順應群眾意愿,大力扶持茶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我們不斷加強茶葉基地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完善茶園路網及排灌工程等基礎設施的配置,改善茶園生產條件,提高機械化水平,到目前為止預計可盤活茶園500畝?!比萼l分管農業的副鄉長范潮鑄說。

有人文氣息的茶園

茶葉雖好,卻藏在大山中,有如養在深閨未人識。

“有品類無品牌”,曾一度是三州茶產業發展的“痛點”。三州茶葉固然好,但怎樣將“天臺人喝三州茶”的理念進一步打響,使三州茶的品牌更深入人心才是關鍵。

“近幾年,我們不斷強化品牌效應的營造。大力實施品牌戰略,著力打造交易市場、茶葉‘雙品牌’。依托地處三地交界的優勢,以車門灣茶葉市場為中心,打造輻射新昌、磐安兩縣的天臺西部茶葉集散中心。立足建設紅香綠地為主線的基礎上,重拳打造紅軍嶺上的‘三州潭’火山茶品牌,著力打造山區經濟發展增長值。”三州鄉黨委書記張光說。

據介紹,“三州潭”又名“龍潭”,不在瀑布之下,不在溪澗下游,而在高山之巔,位于臺州、紹興、金華三個州交界之地。

記者踏訪一處茶園,見茶園周邊有天龍寺、三州界碑、四方亭、世紀曙光碑、擂鼓巖、六馬同槽等景點。這一帶有茶園近200多畝,常年云霧環繞,茶葉色澤翠綠,香氣濃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有“色綠、香郁、味甘、形美”的特點,“百里術香圍三州,千里茶霧繞龍潭”成了寫照。

“多樣而豐富的文化活動也拓寬了三州茶對外推介的快車道,我們不僅多次開展了‘三州潭’茶葉故事和歌曲征集大賽,還連續舉辦了五屆茶文化旅游節,通過百名企業家三州行活動、第二屆天商大會三州龍井推介活動、銀輪公司等龍頭企業為三州茶葉代言活動,進一步擴大三州茶葉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比萼l分管小城鎮工作的副鄉長崔偉彪說。

以茶為“媒”,文旅“聯姻”

最近,浙江省機構改革,已把文化與旅游合并為同一單位,由此可見這兩者之間的“近親血緣”關系。

據了解,三州鄉為念好“茶經”做足“茶文章”,與茶字有關的主題活動很豐富,舉辦了品茶大賽、斗茶大賽、抄茶經書法大賽及舞龍、采茶舞、文化走親、道士巖吹打樂表演、攝影寫生、紅色文化體驗、土特產展銷等系列活動,多方位展現當地獨特風光和風土人情,使游客近距離感受鄉村的氣息。目前,該鄉正大力開發有機茶園、精品觀光茶園,打造車門灣千畝精品觀光茶園。

“我們以推進‘紅綠’文化有機融合為落腳點,結合茶葉發展優勢,發展農家樂、茶園樂,生態游、休閑游、體驗游等新興旅游業態?!比萼l婦聯主席、城鎮辦主任王翔瑤說。

一路走訪,臨近中午,記者在溪邊的百茶廊小憩,看到16根柱上拓有王澄、王庭筠、裴休、張問陶等書法名家不同風格的“茶”字。這200多平方米的文化長廊融合了茶文化和書法文化,展示了歷代書法名家關于“茶”字的書法墨寶。

午后,記者又馬不停蹄,走到柘溪南端小廣場,見擺放著一只超大的茶壺城雕。

據介紹,三州鄉有萬畝茶場,有現代和原始的茶葉制作工藝。在山霧飄渺的茶園中,可體驗采茶姑娘的農作樂趣;在手工作坊制茶,可感受原始制茶工藝帶來的快樂。在海拔835米的三州潭上,可觀日出、賞云海、看晚霞,那里有唐朝年間修建的天龍寺,還有天然形成的鼓樓峰、蛙蟆巖、玉兔望月、太乙燈盞等自然景觀……另外,還可以吃上正宗的農家菜,如炒野菜、燉山雞等。

“把三州的茶葉銷出去還不夠”,張光表示,“作為‘生態茶鄉’,我們還要把天下客邀來,依托茶葉產業發展旅游?!?/p>

三州鄉具有“一腳踏三州”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資源優勢,借此優勢,該鄉積極探索區域聯動發展創新模式。今年8月份,該鄉與磐安縣尖山鎮、新昌縣回山鎮成功簽訂區域聯動合作協議,為三地跨區域交流合作,協同共進,開創三州以茶為媒的“茶文化之路”。

“茶人”范蘇芬

對“茶人”范蘇芬來說,35歲是她人生的一個分水嶺。

之前,她從事工程機械行業,而從35歲開始,她跨界涉足另一個行業——茶葉,從此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兩個行業之間絲毫沒有關聯,但她的完成了一次“華麗的轉身”。

范蘇芬與茶葉的結緣,要從2013年說起。2013年為了孩子就學,范蘇芬回到天臺三州鄉,成為一名村主任。茶葉,對當地村民來說,是一年經濟的主要來源之一,作為村主任,范蘇芬自然對村民的種植情況格外關注,而在此前,她從未接觸過茶葉。

同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范蘇芬被安排去臨安學習評茶。同行的都是行業內的頂尖人物,作為一個茶葉“外行人”,臨行前她忐忑不安。但也就是這次近距離接觸,把她身上藏了幾十年的“原動力”迸發了出來。

學習歸來后,范蘇芬對茶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最基礎的茶葉品種到茶文化,只要與茶葉有關的書,她都買來看,并找老師一起探討。為了向外宣傳三州鄉的茶葉,范蘇芬干脆開了茶莊,自己研究制茶工藝,并成立炒制茶葉的工廠,如今她做的品牌龍井茶名氣不小。

茶鄉歷史

>>>背景

“一腳踏三州,歡樂采摘游”,這句順口溜的前半句說的是天臺三州鄉的地理位置,因位于臺州、古婺州(金華)、古越州(紹興)三州的交界處而得名;后半句說的不是摘水果,而是采茶。

近日,記者走到三州鄉政府所在地的下屋村,時時感受到這里的小城鎮建設有著濃濃的茶文化氣息,這里打造出了三條富有特色的街區:紅色烽火街區、茶文化街區、歷史記憶街區。歷史記憶街區展示了茶道、茶具、茶種等,100余米的紅色烽火街區的路面印了一個個“茶”字。在不少節點上,于細微處見精妙,記者看到城雕、墻繪、庭院等都有“茶”的元素。記者行走在溪沿的步游道上,見有序排列的電線桿上掛的宮燈也有茶的裝飾圖。

鄉黨委書記張光向記者介紹:“三州鄉是天臺縣主要的產茶鄉,位于西北部山區,西鄰磐安,北接新昌,屬浙江省龍井茶原產地保護越州產區,與磐安的尖山、玉山、尚湖、新昌的回山、長征等鄉鎮形成浙江省高山生態龍井茶的梅家塢。”


標簽: 茶葉;茶園;三州鄉;龍井茶;茶產業;茶葉產業;茶文化;品牌;云霧;浙江省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徐子淵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 臺州頻道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