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5月20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柯麗娜 劉煒 陳維連 吳康)為搭建區域對蝦產業發展交流平臺,匯集多方智慧,凝聚各界合力,加快集聚新理念、推廣新技術、應用新模式,共同助推三門對蝦產業實現更高質量發展。5月18日下午,三門縣對蝦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海市黃龍飯店舉行。寧波大學海洋學院院長王春琳,省農業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長樓寶,省海洋水產養殖研究所副所長曾國權,中國漁業協會副秘書長、中國漁業協會專家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漁業協會品牌分會會長張福祥,市港航口岸和漁業管理局總工程師許鵬飛,縣領導陳晨、吳善靈、梅義忠、徐世釗、楊樹軍等出席。
三門位于中國“黃金海岸線”中段的三門灣畔,縣域面積1510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積500平方公里,擁有岸線長315公里,淺海59萬畝,灘涂21萬畝,素有“三門灣、金銀灘”之美譽。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孕育了青蟹、對蝦、縊蟶等一批優質小海鮮,是中國小海鮮之鄉、中國青蟹之鄉、浙江對蝦之鄉。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始終把小海鮮作為三門的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來打造,通過提品質、鑄品牌、拓市場多向發力,推動產業鏈、價值鏈持續攀升。截至2020年,全縣水產品總產量已經突破30萬噸,產值超55億元。對蝦作為小海鮮的重要品類,這幾年發展較快,目前全縣對蝦養殖面積1萬多畝,年產6000多噸,產值超2億元,正加快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三門縣委副書記、縣長陳晨在致辭時說:
面向“十四五”、展望新征程,我們已經進入產業的深度調整期,唯有堅定轉型才能搶占先機、贏得未來。本次“協商聚智 對蝦論事”對蝦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的舉辦,凝聚了縣政協為之付出的努力,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學習借鑒、互促共進的平臺,也搭建了共謀合作、共促發展的橋梁。
陳晨希望,在這場思想交融的盛宴中,各位專家學者能夠碰撞出更多思維火花,為對蝦產業轉型發展進一步開啟新思路,找到好辦法。期盼各業內專家、協會組織等,繼續深化與三門的合作,為三門對蝦產業發展宣傳助力、出謀劃策。也誠摯邀請各位領導、專家多來三門走走看看,在品味“鮮甜”的同時,也為三門經濟社會發展多提寶貴意見。
縣政協主席吳善靈為縣政協海水養殖委員工作站授牌。
與會縣領導為委員工作站顧問頒發聘書。
隨后,副縣長徐世釗介紹了三門縣南美白對蝦產業發展情況。寧波大學海洋學院教授(國家863項目首席專家)張德民、省海洋水產養殖研究所副所長曾國權、省農業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長樓寶、韻達冷鏈營銷部負責人朱大偉等9位專家、協會組織負責人分別進行“南美白對蝦產業綠色轉型升級的策略和解決方案之探討”“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闡述”“魚蝦高效輪養模式”“韻達冷鏈三門規劃介紹”等主旨演講。
現場還舉行了簽約儀式,縣政府與省農業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縣農業農村局(漁業局)與韻達集團冷鏈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浙江逸澤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與廣東海大集團浙江飼料有限公司簽訂了苗種、飼料合作協議。
上午,參加對蝦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的領導與嘉賓對三門縣對蝦養殖進行了參觀考察。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