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下午,全市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在椒江召開。天臺縣委書記管文新在會上作了題為《打造農村文化禮堂升級版 激活新時代鄉村正能量》的典型發言。他與大家一起分享了天臺以文化禮堂總部管理體系建設為抓手,建好精神家園,扮靚文化地標,推動農村文化禮堂“建有標準、管有機構、用有隊伍、育有主題”的做法。
管文新書記
主要跟大家交流了三方面做法
深耕文化沃土
讓農耕文明留住鄉愁記憶
連續6年把文化禮堂建設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累計建成205家,總建筑面積近16萬平方米,峇崷、牌門、皇都等村級文化禮堂入選全省“100個優秀文化地標”。
構建文化禮堂總部管理體系,在全省率先探索“總部+分部+村理事會”三級組織架構,縣財政每年安排800萬元保障“建管用育”,建成近3000平方米的禮堂總部,建立實時督管、活動眾籌積分考評等機制,得到省市領導充分肯定。
發揮總部中樞作用,依托網絡管理系統,推行網上“點單”、線下“送餐”服務,實現資源共建共管共享。
堅持“送”文化與“種”文化相結合,廣泛開展“我們的村晚”“我們的村歌”活動,推動農村文化禮堂“門常開、人常來、活動常在”。
用好教化資源
讓清風正氣充盈村頭巷尾
聚焦“一約四會”(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禁毒禁賭會、道德評議會),制定紅白事簡辦“鄉村菜單”,打破農村陋習,拔掉精神“窮根”,推動“移風易俗、節儉養德”浸潤農村生活。
依托農村文化禮堂,設立全市首家鄉風文明服務站,創成文明村190個,評選最美家庭2885戶,最美現象由“盆景”變為“風景”。建成全市首家家風家訓館,設立和合家風傳承日,全縣六成以上家庭參與“家風家訓掛廳堂”活動。成立全市首家綜合性鄉村振興學院,建立清書館、云端小鎮論壇等新時代理論講習品牌15個,牢牢占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
注重文旅融合
讓美麗經濟惠及農民兄弟
堅持“一村一品”“一堂一韻”,以8條鄉村旅游精品線為軸,串起了沿線105家文化禮堂的靚麗風景線。如把平橋鎮嵩山后、三吳、田中央等農村文化禮堂,組團形成了以農耕文明、鄉賢文化、宗族歷史為特色的文化示范帶。
大力拓展禮堂功能,引導工商資本和各類人才“上山下鄉”“入駐禮堂”,形成“禮堂+文創工作室”“+電子商務”“+農耕體驗”“+鄉愁旅游”等模式,帶動村民既富“腦袋”又富“口袋”,前三季度全縣鄉村旅游人數增長26.6%,營業收入增長34.6%。
相關鏈接
天臺探索建立“總部+分部+村禮堂”三級組織架構,實現禮堂“門常開、人常來、活動常在”。總部由縣委宣傳部長、分管文化副縣長任主任,分設管理中心和服務中心;分部以各鄉鎮(街道)文化站為依托,由黨(工)委副書記任組長,分設建設指導、管理和服務三個中心;村禮堂建立文化禮堂理事會、禮堂幫扶團,形成自我管理的禮堂運行模式。三級組織架構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電視客戶端組成網絡信息管理系統,搭建網上服務平臺、實時管理平臺和展示平臺。建立活動眾籌積分考評,總部AB崗、月例會,部門月輪值,活動月考評,財政專項資金保障等一系列機制,實現文化禮堂建設標準化、管理規范化、使用常態化、培育內涵化。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