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農閑時節在家沒事做,心里空落落的。現在好了,家門口就有活干!一邊嘮著家常,一邊做點手工,時間打發了,錢包也鼓了,大家伙兒都樂意!”天臺縣街頭鎮朝陽村的陳大姐,一邊麻利地組裝著小燈具零件,一邊樂呵呵地說。她口中的“活”,正是村里新落成的“共富工坊”帶來的新機遇。
點亮這份希望的“點燈人”,是臺州醫院派駐街頭鎮的農村工作指導員丁萍英。近日,在她不遺余力的奔走和溝通協調下,臨海市的興富燈業公司決定跨越縣界,將“共富工坊”建到天臺縣街頭鎮的朝陽村。企業把部分燈具的簡單裝配工序“搬”到了農家院落,把就業崗位送到了村民身邊。
為了架起這座“共富橋”,丁萍英可沒少跑腿。從聯系企業、實地考察到敲定合作,她全程穿針引線。更難得的是,她主動當起了義務“運輸隊長”,開著自己的車,風雨無阻地奔波在臨海與天臺之間的公路上——每周把加工原料運進村,又將村民們完成的燈具成品送回廠。“給鄉親們辦實事,就是我們指導員的本分。看到大家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我心里特別甜!”丁萍英樸實的話語里透著欣慰。
鎮、村、企三方聚力,在丁萍英這座“連心橋”的溝通下,“共富工坊”很快從藍圖變為現實。更令人欣喜的是,這粒“共富種子”迅速在街頭鎮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試點成功的朝陽村模式,迅速升級為鎮域統籌推進。如今,世元村、后洋村、張家桐村等周邊7個村莊也紛紛搭上了這趟“共富快車”,共享產業延伸帶來的創收機會。
短短不到半個月,“共富工坊”就為數十位像陳大姐一樣賦閑在家的村民找到了“用武之地”。村民們在家門口實現了靈活就業,錢袋子鼓了,精神頭也更足了。農家庭院里,一邊嘮家常一邊做手工的熱鬧場景,成為街頭鎮推動鎮村融合、助力村民邁向共同富裕的生動寫照。小燈具,正串起一條條充滿希望的“共富鏈”。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