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一場跨越國界的文化交流盛宴——“Hi China!我的中國故事”宣講活動在18位外籍宣講員幾個月來匯聚的宣講作品展示中拉下帷幕。
經過幾輪評比,來自多米尼克的“臺州女婿”帕斯卡(小帕)憑借作品《中醫碰上社會治理》,以幽默詼諧的表演和獨具匠心的“中醫+社會治理”創意,一舉奪得宣講比賽冠軍,并獲評“最強Talker”“最佳人氣Talker”。
這位扎根路橋五年的外籍教師變身路橋的青年宣講員,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和滿腹“臺州味道”的故事,向世界傳遞著中國基層治理的智慧與城市文化的溫度。
“丈母娘硬塞我三個食餅筒,岳父又灌我三碗山粉糊,現在打個嗝都是臺州味道!”舞臺上,小帕捂著圓滾滾的肚子,用夸張的肢體語言演繹“甜蜜的煩惱”,引得全場笑聲連連。這段取材于真實生活的表演,不僅讓觀眾感受到路橋美食的煙火氣,更巧妙串聯起中醫“望聞問切”與“楓橋經驗”的共通智慧。
“找準穴位就像調解矛盾,一按就通!”小帕在采訪中坦言,起初對“基層社會治理”的概念頗為陌生,直到走進楓橋鎮的村莊,親眼見證村民“眾人的事情眾人商量”的實踐,才真正理解和諧生活“多元共治”深意。“社會治理和中醫一樣,要系統調理、多方共治。”他感慨道。
這份感悟源自小帕與搭檔顧佳雨幾天的精心打磨。從蹲點調研到劇本創作,兩人將楓源村“矛盾化解在源頭”的治理故事,與臺州美食、中醫文化熔于一爐。

在諸暨調研時,小帕現學現用“各退一步”的調解妙招,化身“洋和事佬”;走訪小古城村后,他把“村里的事大家商量”寫進臺詞,用歌唱演繹“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的楓橋經驗內核。“我們的目標就是拿冠軍!”盡管是首次參賽,這位“中國通”卻帶著路橋人的拼勁,與搭檔默契配合,最終以鮮活生動的講述征服評委。
對帕斯卡而言,臺州不僅是第二故鄉,更是靈感的源泉。16年的生活讓他深諳這里的風土人情:清晨的姜湯面驅散寒意,午后的梅花糕甜入心扉,夜宵的大青蟹鮮掉眉毛……他將這些“丈母娘牌”美食化作文化符號,通過自媒體“小帕在臺州”分享給全球粉絲。
“只要有機會,我就要把臺州的美好傳出去!”采訪中,他掏出手機展示最新拍攝的美食探店視頻,眼里閃著光。如今,他不僅是路橋發布的“常駐面孔”,更計劃將活動中的調研視頻翻譯成多國語言,讓世界看到中國基層治理的“青春方案”。
在路橋的青山綠水間,帕斯卡的故事仍在續寫。一口鄉音、一桌美食、一方水土,串聯起跨越山海的情誼,也讓世界聽見浙江“人人爭當宣講員”的活力脈搏。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