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門縣亭旁鎮枧頭村的梯田沐浴在金色晨光下。沿路向上,“忘了”書屋靜靜地矗立在青山環抱之中。主理人彭婕妤正將新采的野薔薇插入粗陶瓶,幾位早到的客人正倚窗而坐。這座由活動策劃師彭婕妤與“茶二代”胡文嬌聯手打造的復合型文化空間,通過“書屋+茶田”的業態疊加,正在書寫“詩與遠方”的鄉村實踐樣本。
“作為攝影愛好者,我幾乎踏遍了湫水山每一個角落”彭婕妤回憶道:“枧頭村的石屋古厝特別有韻味,每次采風時我都在想,要是能有個讓攝影人和登山客歇腳交流的驛站該多好。”這個念頭在她心中生根發芽,直到在一次茶文化節上遇見志同道合的胡文嬌。
“當時我們聊起鄉村文化空間打造時,發現彼此都在籌劃類似的項目。,“從建筑改造理念到運營模式,我們越聊越投機,就決定聯手把這個夢想變為現實。”
“起初說要在大山里開書屋,很多人都覺得我們瘋了。。在民營書店普遍面臨生存壓力的當下,將書屋開在交通不便的高山梯田間,聽起來像是個“烏托邦式”的冒險。但亭旁鎮黨委的一系列扶持政策,讓這個看似不切實際的夢想落了地。
“房子是鎮里的,里面的裝修都是我和文嬌一點點地規劃設計起來。鎮里在租金、審批流程等方面也給了我們很大幫助。”彭婕妤介紹。
亭旁鎮十分支持非遺手作、時尚餐飲、休閑度假等業態項目落地,通過租金優惠、裝修補貼、經營獎補等方式,以真招實招降低創業門檻此外,鎮黨委組建了鄉創項目幫扶專班,從流程審批、手續辦理、內部裝修等前期籌備工作,到宣傳推廣、客源引流、點位聯動等后期幫扶工作,全周期提供服務,幫助創業項目快速“安家”。
書屋采用“輕介入”設計理念,在改造中刻意保留原始石基的粗糲質感,在這里,山林間肆意生長的野花,也能被扦插成一盆盆獨具韻味的花藝盆栽。“我們賣的不是‘書’‘五感全開的山野時光’。” 彭婕妤森系商業,體現在每個細節,雖是書屋,但休閑方式不局限于閱讀,主理人們引進了一系列活動,讓游客在互動體驗中觸摸傳統文化的溫度,在多元社交場景里遇見志趣相投的靈魂。
“‘忘了’書屋是一個茶咖融合的空間,融合了多種商業模式,比如茶藝、花道、陶藝,以及農耕文化研學,還會承擔一些公司的團建活動。“感覺這里像一個世外桃源,在這里感覺能夠放松身心,去去班味。”市民葉南芯說。
“現在年輕人在城市工作比較多,壓力較大,我想在亭旁打造一個古色古香的空間,讓茶文化走進大家的日常生活,讓大家在這里享受自然給的松弛感。”“忘了”書屋主理人胡文嬌說。
胡文嬌是一名“茶二代”,擔任三門綠毫茶葉合作社負責人,管理著800畝高山茶園。書屋使用的茶葉均由國茶大師古法手制,品質上乘、茶香四溢。
“我們研發了一些年輕人更喜愛的新中式飲品,將傳統茶文化與現代快消模式結合,推出‘茶+文化’‘茶+輕養生’等概念,讓更多的年輕人喜歡上喝茶,傳揚茶文化。”胡文嬌說
“忘了”書屋的運營定位為療愈養生和休閑健身,這和亭旁的優勢產業基礎分不開。亭旁鎮的丹邱茶和中草藥產業已經規模化,她們將本地茶葉、藥材融入康養,將其轉化為可體驗的食療、理療、心療。據統計,“忘了”書屋從年初開啟試營業至今,已接待游客超3萬人次。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