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下午,玉環西青街的“山海臻選”仙居-玉環山海協作玉環總店內不時有市民進店選購。他們駐足貨架前,或認真挑選著高山蘿卜條、手工臘肉等土特產,或目光被非遺針刺無骨花燈、藍印花布吸引。
“這楊梅干是用當季仙居東魁楊梅加工的,口感很好。”銷售員話音未落,市民徐海燕已將一包陳皮楊梅干放入購物籃,“以前托人帶仙居特產總嫌麻煩,現在家門口就能買到,濕潤的口感比風干貨更合心意。”
這一熱鬧場景,正是浙江“山海協作”工程的生動注腳。作為玉環與仙居聯合打造的消費協作平臺,“山海臻選”通過“線上數字商城+線下體驗門店”雙輪驅動,構建起“山貨進城、海貨上山”的雙向流通體系,助力“土特產”成為帶動農民致富的“金鑰匙”,進一步走深特色產業路徑,持續縮小“三大差距”。
“每周兩班冷鏈專車往返,仙居的楊梅酒、神仙大農系列產品等直供玉環;玉環的蝦干、文旦汁等農水產品反向輸送至仙居山區,首月便實現楊梅酒單區域鋪貨超2000余瓶,也有很多玉環土特產貨拉到了仙居銷售。”“山海臻選”協作項目總經理陳偉杰指著“多多買菜”電商平臺介紹。
“山海臻選”仙居-玉環山海消費協作平臺也為玉環從事海貨經營的漁民拓展了銷路。
在雞山漁民林珠素的店鋪里,晾曬的蝦干被仔細打包銷往仙居。“以前靠本地市場消化,現在通過平臺銷往仙居,墨魚干、魷魚干都成了搶手貨,每月經營收入能增收不少。”林珠素的笑意里藏著“幸福賬”。
而在仙居縣安洲街道的完山頭村,村黨支部書記張美婭對近階段的農產品銷售情況感到欣喜,“加入‘山海臻選’社區團購兩個月,冷鏈車已經到我們村進貨補貨了十幾趟,產量都快跟不上銷量了。”
去年以來,玉環與仙居緊扣“優勢互補、合作共贏”主線,縱深推進山海協作工程,形成“機制共建、產業共興、民生共享”的協作新格局。
兩地重點加強村級帶富項目謀劃,落實援建資金用于建設仙居安嶺鄉橫嶺村茶產業共富工坊提升項目、山海協作示范茶園二期等援建項目,其中安嶺鄉“仙玉葉”茶產業鏈價值不斷提升,村集體收入年均增收10萬元,受益農戶達1300多戶,戶均增收3000余元。
兩地還積極開展涉及教育教學、干部培訓、文化走親、殘聯幫扶等領域交流活動11次,完成勞動力培訓就業1300多人次。加強醫療衛生領域合作交流,開展玉環-仙居全國“數據要素×”大賽參選案例交流討論會。全國首個“內陸學校海上飛地教室”——仙居縣安嶺鄉中心學校海上飛地教室在坎門街道揭牌成立。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