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綠境、未來橋·水樂園、一鯨落·萬物生……近日,在臺州博物館內,“遇山海萬物生”少年兒童生態文明教育展正在展出,來自全區103所幼兒園共同參與,精選出7個手工作品,通過藝術創作、兒童參與和生態實踐,展現了椒江少年兒童在生態文明教育中的創新成果。這是椒江在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椒江全域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全區累計培育兒童友好試點單元34個,打造“大陳島墾荒實踐營”等兒童友好品牌20余個,開展兒童友好活動500余場次。
椒江為何要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
當前,椒江正在用心打造兒童友好城市,從“一米高度”視角出發,對城市基礎設施、教育、托幼等進行改造升級,全方位營造滿足兒童多樣化、多層次發展需求的政策環境和社會環境,這其實是為椒江打造青年發展型城市打下堅實基礎。
“‘一米高度’,是孩子們視角的高度,從‘一米高度’出發,建設兒童友好城市,是幼有所育的直接體現,有利于為廣大兒童茁壯成長營造更好發展環境,這與椒江發展青年發展型城市不謀而合。”椒江區婦聯相關負責人表示。
接下來,跟著記者一起看看椒江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腳步。
在托育班
幼兒得到專業細心呵護
“小朋友們來洗手,我們吃點心啦。”隨著椒江區托育綜合服務中心托育園托育班主任楊蓉的一聲呼喊,孩子們雀躍著回到教室。
放低身子,目光平視,跟著孩子們一路走,能發現這家兒童友好托育園用心不少——課桌椅更低矮,扶手更寬大,墻上貼著哪些孩子分別對什么食物過敏的提示貼……“嬰幼兒是‘最柔軟的人群’,托育服務在疾病預防、膳食配置等方面不能完全照搬幼兒園的配置,必須更加細心。”負責人阮金素說。
阮金素介紹,本著“醫育結合,全面照護”的辦園理念,他們組建了一支由幼師、育嬰師、保育員、兒保醫生、小兒推拿師多元合作化的這么一種保教團隊,也科學合理地設置適合兒童年齡特點的一些專業課程。
“辦學成本比幼兒園高,但作為普惠服務,托育班收費卻不能太高。”椒江區衛健局工作人員說,“為滿足居民對托育服務的更高要求,必須凝聚各方力量。”
據介紹,椒江區是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務先行試點區,正在建設“15分鐘托育服務圈”,實施新建托位的建設和運營補貼,托位總數已達3220個。得益于政策支持,椒江區托育綜合服務中心托育園的托育費為每月2300元。
成立兒童友好觀察團
為兒童發聲
“我建議斑馬線可以用彩色的,可以讓兒童更好辨認。”“可以為我們兒童設立兒童步行道嗎,我們可以在上面鍛煉。”……近日,椒江區兒童友好觀察團的成員們在進行城市觀察后,進行了討論。
據悉,椒江區兒童友好觀察團,是為兒童搭建參與觀察、思考、建議城市更新規劃的平臺。“我們希望通過觀察團成員們在廣大少年兒童中影響力大等優勢,帶動他們的伙伴、家長、居住的社區等,來共同參與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椒江區婦聯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兒童友好觀察團”已實現區、鎮街全覆蓋,通過定期舉辦兒童議事會、城市觀察等活動,推動兒童參與公共事務管理。在兒童觀察團提議下,已經實現了彩色斑馬線、兒童步行道等改建落地,還開通了“兒童友好”公交專線。
值得一提的是,“兒童友好”公交專線是臺州首條以“兒童友好”為主題的公交專線,無論是從外觀還是車廂內部的裝修風格來看,都是圍繞兒童友好主題來設計的。同時線路覆蓋市民廣場、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海洋世界等多個兒童聚集公共場所,增加了孩子們獨立出行的機會。
在兒童友好城市建設上,椒江遠不止于此。椒江還積極貫徹“教育同質”理念,全域優化校網布局,創成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開展“愛心媽媽”護苗成長行動,已完成156位“愛心媽媽”和全區148個困境(留守)兒童結對,助力兒童健康成長;鼓勵兒童參與“美麗庭院”建設,推動學校將生態教育融入課程體系,聯動社會資源開放生態教育場景,培育兒童生態文明意識……
從建設“15分鐘托育服務圈”,到聆聽兒童發聲……椒江正在將兒童友好深度嵌入城市建設之中,這座城市正以俯身傾聽的姿勢,將“一米高度”的智慧轉化為打造椒江幸福宜居之城的生動實踐。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