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長木凳、一把大剪刀、一束芒草蕊、一地的蘆葦……11月6日下午,在三門縣橫渡鎮東屏村,十余名老人正在編織掃帚,一根根長長的蘆葦在老人們手中變得乖巧溫馴,捆扎、纏繞、修剪,不一會兒,十幾只已經編好的掃帚整齊地靠放在墻角。
“蘆葦是花個好東西,她可以編席子、簍筐,還可以做掃帚桌子、椅子等生活家具去塵除灰。”該村村民葉三芬說。用蘆葦編織成的掃帚結實耐用,簡潔美觀,用來掃灰塵很方便。
在東屏,許多上了年紀的老人依然保持著制作小掃帚的傳統技藝,2019年“東屏蘆葦小掃帚技藝”還被認定為第七批三門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手工制作的掃帚正在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導致技藝傳承后繼無人。
此次活動由浙江恩寶公益基金會、三門縣文明辦、三門縣公益谷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主辦,旨在以“志愿引領+非遺+鄰里互動”的形式,以組織老人們參與“小掃帚制作比賽”為契機,讓老手藝掃出新天地。
“在立冬即將到來之際,我們想引領古村老人開啟家門口的‘傳承’,讓老人們有機會展示東屏古村的傳統技藝,為他們提供展示自身價值的平臺,同時,讓老人們感受到社會的認同和尊重,從而獲得社會歸屬感。”三門縣公益谷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副總干事奚賽平表示。
現場還舉辦了“古村掃帚王”評選比賽,向獲獎老人頒發小禮品,并邀請他們分享自己的制作小技巧,讓獲勝的“掃帚經”轉化為愉悅心情的“幸福經”。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