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掛心頭。
寒山景區是天臺山旅游集團旗下又一新的國有景區,將于十月一日國慶節前試營業。
寒山景區位于天臺縣城西30公里,地處天臺街頭鎮和龍溪鄉之間,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也是和合文化的發源地。景區內,宛如一條龍形展布的“十里鐵甲龍”連接起寒巖、明巖兩大景點。相傳唐代詩人寒山子隱居寒巖洞70余年,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多次到達寒巖洞,宋代著名書法家米芾在寒巖洞留有真跡。“峰崖巖洞、寒山文化”的資源特色,吸引大量游客來此登山覽勝、一探究竟。
“十里鐵甲龍”巖體下方洞穴眾多,中線游步道串通起寒山石洞(寒巖洞)、天生石橋(展旗巖)、龍須千丈(龍須洞)、通天洞(將軍巖)等多處自然勝景。其中,龍須洞被《臺州府志》稱為“臺州絕勝處”,每逢降雨時節,瀑泉從洞頂飄灑,紛紛揚揚如龍須下垂。在通天洞處,游客還可通過洞壁上的棧道登上山頂,飽覽全景。
層層山水秀,竹林鎖翠微。寒山景區獨特的地貌景觀,讓其成為一本伸手可觸、抬眼可觀的“地質科普書”。崖嶂上部巖面險峻,排列凹凸,巖性為含晶屑玻屑熔結凝灰巖、球泡流紋巖,下方為麓坡地貌,四季郁郁蔥蔥,由沉積相的含角礫沉凝灰巖、沉凝灰巖、凝灰質粉砂巖等組成。一眼望去,兩者界線分明,區別明顯,讓游客在游瀑泉之趣、探古洞之險時,感受不同地貌的獨特景觀。
景區依托寒巖明巖景區獨特的山水及人文環境,以“探游寒山徑、自樂平生道”為主題,將小品設計融入寒山子文化,并以對應主題詩詞為線索,通過標識標牌、竹簡、石刻、地刻、小品等方式生動表現寒山子隱居修行的意境,同時,在部分景點設置了地質介紹點。通過資源挖掘與保護、游線梳理與拓展、設施整治與提升、文化展示與傳承,形成一條融寒山隱逸文化和立體游覽體驗于一體的山水文化景觀帶。
寒山景區作為天臺山“老網紅”,如今煥然一新,開放迎客。她到底有哪些喜人變化?期待大家來探索打卡!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