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十鏈百場萬企”系列活動之吉利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對接臺州專場在玉環舉辦,會上提出兩個關鍵詞:“龍頭效應”和“新能源零配件”,指向臺州汽車產業正從產業鏈和產品線上尋求轉型。
“民營造車第一城”為何思變?
上半年,臺州汽車制造產業總產值445.42億元,同比上升5.9%。大基數上實現增長,看似形勢良好,實則困難重重——傳統產業撐起了產值的基本盤,產量大利潤卻日益縮減,而其微弱的增長主要源自龍頭企業技改產品重返市場等偶然因素,并非常規。事實上,臺州汽車產業銷售金額已連續5年下降,渴望發生變革。
新形勢下,臺州汽車龍頭企業已率先開跑,在其牽引下,產業發展勢頭引來轉機。與此同時,臺州政府也在積極推進產業落子布局、集鏈成勢,試圖抓住新格局下的產業風口,結合臺州的優勢、特色,重“新”出發。
臺州汽車產業積極尋求“整零”協作
新市場,錨定新能源賽道
當前,新能源汽車發展延續良好態勢,今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累計完成492.9萬輛和494.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0.1%和32%,市場占有率達到35.2%。
這個巨量“賽道”,臺州該如何把握?
要提高產業的含“綠”量,首先要深耕細分賽道,敦促全產業鏈向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市場轉型。
長鷹信質科技打造新能源汽車電機定轉子生產線,發電機電子銷量占全球45%;浙江博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產品月銷萬件;浙江環方汽車電器有限公司積極研發電磁開關適配新能源的版本,全面進軍新能源市場……
各新能源細分賽道,臺州汽車制造業已有不少單項“隱形冠軍”,但產業整體“綠”化速度依然緩慢,其原因在于大多小微企業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未來趨勢持懷疑態度,不敢冒著風險舍棄傳統業務。
臺州汽配企業積極轉型新能源賽道
為了進一步促進汽車產業“綠”化,臺州積極引進布局新能源整車新項目以及“三電”、芯片、智能網聯、新能源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項目——
去年,仙居比亞迪年產22GWh新能源刀片電池項目正式投產,今年年底第5條生產線將投入使用,全部投產后產值達到200億元;黃巖10GWh動力固態電池產線將于明年正式投產,計劃打造全球領先的固態電池產業基地。
龍頭企業的率先轉型和臺州政府的提前布局為汽車產業轉型新能源賦足了能量,為行業描繪出一個集未來汽車產業創新先行區、國際新能源高端品牌集聚區、全國汽配產業創新提升示范區的三大汽車產業極核平臺的美好藍圖。
新模式,改善產業鏈結構
汽車產業是臺州的支柱產業和城市名片,臺州是汽車產業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擁有汽車及零部件企業6000多家,上市公司12家,產業基礎雄厚、規模龐大。
但受經濟下行及整車、零部件價格戰等因素影響,近年來臺州汽車產業銷售額不盡人意,行業展開自省,更深層的原因得以暴露。
去年,臺州汽車制造業戶均銷售金額為1139.4 9萬元,同比下降8%,產業發展結構失衡、“小散弱”問題凸顯。
“汽車產業的未來趨勢,產業會加速集聚,小微企業將面臨嚴峻考驗。企業要盡早打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找到在產業鏈中合適的定位。”浙江銀輪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院院長劉浩說。
臺州汽車產業想要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雨林”式生態,發揮好“龍頭效應”是關鍵。
一是強化龍頭企業牽引力。以臺州未來汽車城發展為契機,積極引進整車龍頭企業,整合上下游企業資源,實現新能源、新材料、汽車產業串珠成鏈、聚鏈成群。
二是實化總部企業梯隊培育。增強本土企業歸屬感,打造臺州式民營經濟高地,推動具有發展潛力的重點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成長為總部企業,引導企業根植臺州、布局全球。
去年,臺州整車制造行業稅收收入僅占汽車制造行業總稅收收入的10.6%,體量不足,難以與汽配產業形成合力。
臺州中小型汽配企業眾多
為此,臺州鼓勵整車制造企業強化創新驅動,布局氫能源電車等,積極抓住下一個風口,利用汽配產業集群優勢,積極培育新一代整車企業,進一步提升臺州汽車產業的“整零”協作,從而拉動整條產業鏈的良性循環。
新領域,拓寬后市場銷路
長三角區域汽車產業是全國的焦點核心,去年,該區域汽車制造業銷售額占全國比重達35.3%。
臺州、常州、蕪湖三市是轄區內重要節點城市,五年前同處于汽車制造業年銷售額1千億元的“起跑點”。如今,三者發展各有千秋,臺州仍以傳統制造行業為主,常州和蕪湖則在汽車維修、租賃、商務服務等關聯行業加速布局,以拓寬領域在銷售額上實現快速提升。
以商務服務業為例,常州、蕪湖采購金額分別達77.27億元和154.49億元,而臺州不及50億元。
這給臺州汽車產業一些啟示:新格局下的汽車產業,不應該拘泥在生產制造,要完善產業鏈,增強行業發展韌性。
臺州汽車后市場值得挖掘
世達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利用智慧管理平臺解決來自全國的小批量、多種類汽車售后訂單,如今該企業汽車后市場總產值已超總量的20%;臺運車管家平臺打造的1+N模式,去年服務4晚輛車,產值近3000萬元。
當下,臺州正積極構建汽車物流大通道,布局汽車維修、電池回收等多元化產業生態,做優汽車大數據服務,做強汽車后市場服務,形成產業閉環。
汽車產品流通業務,臺州也在謀求新出路。1-7月,臺州出口二手汽車21168輛,占全省46.7%、全國10%。借此銷路,零配件、車機軟件、維修保養、選裝升級等配套服務一舉打開市場。
轉型之路仍任重而道遠,但臺州已然放下身段,以挑戰者的姿態進軍汽車產業的新領域。
要放低姿態 更要鼓足信心
臺州是“民營造車第一城”,是全國重點汽車制造基地。隨著新能源汽車崛起,臺州汽車產業的舊模式遭到沖擊,轉型效果不佳,發展速度放緩,近幾年銷售額連續下降,形勢不容樂觀。
臺州汽車產業以傳統制造業為主,接軌新能源汽車這一新興產業,難免又會排異反應。眼下,既要承認自己不足,放低姿態去學習、去補足,更要重拾信心,看到自己的長處,去利用、去延展。
臺州有多年積累的產業基礎。臺州有6000多家整車及汽配企業,產品種類齊全、品質優異,而新能源汽車有大量與燃油車通用的零配件,市場廣闊。隨著臺州企業逐漸看重新能源市場,從研發、生產到銷售端逐漸將資源向新能源傾斜,其出眾的集群優勢和制造基礎有很大幾率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臺州有一批優秀的龍頭企業。行業遇阻,銀輪股份、雙環傳動、新吉奧等領軍企業率先行動,一方面加大新能源研發投入,努力在空白領域突破,帶動行業轉型;另一方面整合產業鏈資源,引導中小企業與龍頭企業合力發展,利用“龍頭效應”讓更多企業參與到轉型中。
臺州有著清晰且明確的未來規劃。近年來,臺州積極引進布局新能源整車新項目以及“三電”、芯片、智能網聯、新能源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項目,并圍繞其構建整車及關鍵零部件生產基地的“一核多點”的未來汽車城產業藍圖。
只有深刻洞察未來發展模式、勇于直面風險和挑戰,才能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發展模式的轉變,重塑產業輝煌。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