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中午,溫嶺市首批1400多艘專項特許漁船開啟“第一捕”。在經過數個小時的海上作業后,漁船滿載著“第一網”海鮮上岸,這也讓沉靜了3個多月的碼頭、水產品批發市場重回熱鬧。

晚上9時許,位于松門鎮濱海大道的浙江松門水產品批發市場迎來了開捕后第一個交易日。只見市場里燈火通明,人頭攢動。上市的漁獲物以龍頭魚居多,其他品種還有銀鯧、小黃魚、鰻魚、螃蟹、帶魚等。由于很多漁船還在陸續回港途中,而市場里魚販多于漁獲物,只要看到載運海鮮的小貨車進場,就被魚販們團團圍住,很快便被搶購一空。
何忠祥是椒江某菜市場的魚販,主要經營小網海鮮,他也是浙江松門水產品批發市場的常客,當天他和朋友早早從椒江趕到了松門采購。在市場里逛了一圈后,他覺得目前的水產品價格處于高位運行,等到漁船全部進港后,價格出現回落再買。

“價格的話,比往年稍微貴了一點,這個龍頭魚比往年貴二三百元一箱,這可能跟漁船產量低有關。我在那里等了很長時間,最后以650元/箱的價格,買下了龍頭魚。這個價格,對于我們魚販來說,會有很大的影響。”他說。
據了解,由于第一個交易日運到市場里的海鮮并不多,晚上8時許,龍頭魚大條的賣到700元一箱;小條的、中條的賣到四五百元一箱;小黃魚大一點的賣50~55元一斤,小一點的賣15~25元一斤;鰻魚價格在350~370元/箱不等。
松門鎮是溫嶺重要的漁區,周邊碼頭較多。晚上10時許,在礁山港區的小樓碼頭,漆黑的海面上,因為有漁船的回港靠泊,碼頭被照得通亮。浙嶺漁23515船停靠碼頭后,漁民們挑燈把“第一網”海鮮搬上岸。

漁民介紹,“第一網”基本上在大陳洋至三蒜島一帶放網作業。當天12時出海后,航行了一個半小時,在海上作業將近5個小時后,起網回港,于當晚9時30分左右回到礁山港。就第一網的產量,漁民說總共裝了109箱,大部分為龍頭魚,海鰻不多。這樣的產量,相比其他漁船來說,當天的產量是最高的。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