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要將藍圖變為現實,關鍵在人、在隊伍。為深入貫徹全省“新春第一會”精神,黃巖院橋全面加強“三支隊伍”建設,牢固樹立“大人才觀”,堅持“抓人才就是抓發展、謀人才就是謀未來”理念,通過“機制顯活力、實干導向明、一線礪尖兵、群雁競高飛”四項舉措推動干部素質全面進步、整體躍升,為奮進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五百強提供堅實的組織人才保證。
機制顯活力
院橋鎮突出選優育強,健立完善合理的考評機制,搭建干事創業的有效平臺,在改革發展中不斷破題、實干奮進,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的黨員干部考核制度:出臺《院橋鎮新時代村干部履職考評辦法》,將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與村主職干部待遇報酬、評優評先掛鉤,通過對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綜合評價,積分制管理從嚴從實抓好“1+2+2”村級隊伍;搭建基層黨組織書記、青年干部互學互鑒、展示風采的平臺,創新性開展“頭雁領航、村村比拼”、書記論壇、青年論壇等活動,在深入交流學習中跳出個人局限與視野限制,分享先進經驗,激發工作靈感和干事創業活力;探索開展“三雁”提升行動,通過一線項目歷練、導師幫帶、壓擔蹲苗等方式,將15名90后干部分派到高速抬升工程、鑒洋湖濕地公園征遷等重點工程,深入一線直面問題。


各項制度落實以來,全鎮上下工作面貌煥然一新,黨員干部紛紛激發出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巨大熱情。上下村書記程靈江貫徹致廣大而盡精微的“上下精神”,把村道改造成水泥路、河道整治成景觀河、荒地打理成后花園,引進小微園區、“小橘燈”共富工坊,推動村集體經濟收入超百萬。雞籠山村書記胡春彬“三過家門而不入“,身先士卒“白加黑”“5+2”配合上級完成鑒洋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一期征遷工作。梁湖橋村書記金士成以大魄力帶領全村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35天完成248戶村民簽約,44天完成房屋騰空拆除,15天內完成建設用地復耕,建成梁湖橋村新型居住小區,實現村集體收入從4.8萬元增至158萬元。區人大代表張亨建積極走訪企業、群眾,一年化解10余件企業困難問題,接待群眾60余人,收集意見建議30余件,助力化解矛盾糾紛10余起,被親切稱為“群眾貼心人”。





院橋鎮深入踐行新時代好干部標準,樹牢“實干實績”導向,堅持從黨和人民事業需要出發選干部、用干部,著力推動“兩個擔當”良性互動、“能上能下”良性循環;注重選拔政治過硬、工作業績突出的年輕干部和長期在一線工作、會做群眾工作的“老鄉鎮”,以“用人導向”引領“干事方向”,激勵全體黨員干部勇創新敢爭先、能擔當善作為。
實干導向前提下,院橋鎮隊伍建設不斷提質增效,多個支部、多名干部斬獲諸多榮譽。2023年共調整中層干部29名,其中新增90后中層正職3名,90后中層副職3名,干部隊伍梯隊化、年輕化建設取得實質性突破。梁湖橋村被命名為浙江省首批“紅色根脈”強基示范村;繁榮村黨群服務中心被認定為省級示范黨群服務中心;奧特萊斯支委會獲評浙江省“專業市場黨建示范點”,浙江豐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獲評臺州市“雙融雙強”兩新組織黨建示范點;殷雯、金士成獲評市擔當作為好支書;陳巧巧、胡春彬、潘加正、程靈江四人獲評區擔當作為好支書;王挺榮獲“浙江省交通強省建設成績突出個人”;鄭曉榮獲臺州市“四敢引領 實干爭先”先進個人;李中海連續五年考核優秀、連續三年獲區委嘉獎等等。



院橋鎮注重實戰歷練,聚焦履職踐諾,讓黨員干部在經濟發展主戰場、項目建設第一線、服務群眾最前沿壓擔歷練,引導年輕干部勇挑大梁、破難開新,鑄就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精銳鐵軍;以專班推進為抓手,破題項目攻堅,使事業在干部推動下興旺發達,讓干部在推動事業發展中茁壯成長。
在鎮黨委帶領下,全鎮機關干部包干到戶攻堅鑒洋湖城市濕地公園項目,以連續奮斗60天,干出征遷“加速度”的決心,耐心回應群眾心中疑慮、貼心解決實際困難,暖心提供征遷服務,實現從被村民拒之門外到“能理解、愿配合、主動搬”的轉變。至2023年底,一期紅線內420戶1277間房屋全部拆除,2024年3月15日發布土地出讓拍賣公告,2024年4月8日成功出讓。
在甬臺溫高速改擴建工程中,征遷組成員不分日夜走進“房前屋后”;無懼烈日深入“田間地頭”;不辭辛勞交流“家長里短”,限期完成安置用地勘測定界、土地現狀調查、簽訂協議等,實現18個行政村、1641戶共871.6畝土地交地,紅線范圍內150間房屋全部拆除。
在豐立北側地塊征遷中,所涉村居駐村干部走村入戶,一個月內就完成土地報批手續。截至4月17日,實現緯三路東側的工業地塊拍賣出讓,有效解決豐立、得力佳用地短缺問題。在走村入戶的過程中,干部強化責任擔當,有效化解了浦口村2019年電線桿政策處理費用拖欠、永寧中學征遷失土保險、村民土地糾紛等歷史遺留問題,得到村民交口稱贊;還以過硬的能力深入參與了院西線電力改線、阜峰村土地整治、電動車產業園、浦口高洋自然村整村拆遷等重點工程。
在礦地綜合利用項目中,干部親自上山量地,結合實際制定地面清表工作方案,晝夜攻堅加快推進項目政策處理,實現合嶼村趙家、前村等自然村完成160戶征遷協議簽訂征地款發放。目前,東南面小山坡地塊順利開挖,并完成了土方量的85%以上,項目有序推進中。
同時,黨員干部在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電動車產業園項目、造田造地項目、西溪泄洪渠項目中均有出色表現。各項重點工程、歷史積案化解等工作正集中攻堅、有序推進。
打造共同富裕區域標桿標志性場景不能“一枝獨秀”,而要“春色滿園”。2024年,院橋鎮對各條線、43個村居列出了73項重點工作任務并作了責任分解,以勇敢立潮頭、永遠立潮頭的奮斗精神切實營造“頭雁領飛、雛燕跟隨、群雁高飛”的良好氛圍,練就一支克難攻堅的“尖刀兵”、攻無不克的“先鋒隊”,形成百舸爭流、百花齊放的生動局面。
院橋鎮深化落實新時代村級治理“三化十二制”,完善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治理體系。一是完善黨建統領網格智治,發放幫扶名片,明確打卡要求,確保每名農村黨員干部真切聯系至少1戶困難群眾;二是高效推進基層組織建設“三個一”工作,抓好示范創建和后進整轉工作;三是深入實施新時代“領雁工程”,依托鎮黨校和各就紅色點位,采取“線上+線下”“理論培訓+實踐檢驗”等方式,圍繞思想政治教育、黨務知識、崗位技能等內容,向各村居、企業黨支部書記開展培訓,使其成為懂政策、懂市場、懂技術、懂管理的新型干部;四深入實施農村黨員“雛雁成長”工程,動態建立村級后備干部人才“儲備庫”,并結合村級后備干部個人特長和綜合能力建設需要,建立“一幫一”“多幫一”的干部結對幫帶機制,計劃于2024年新發展黨員40個,其中35周歲以下的年輕黨員占比67.5%。
院橋鎮在擴中提低上進行了有益嘗試,在各項領域孵化挖掘出一批“致富”人才:例如創造全市連作水稻畝產最高紀錄,免費向群眾傳授農技知識,出借現代化耕作器具的“臺州好人”章斌彬;運用網絡直播“新農具”帶領村民干起“新農活”,開拓電商銷售平臺,幫村民的農產品直播帶貨的“新農人”李朱遠;因地制宜打通“兩山”轉化通道,以村民入股形式創辦井頭水業共富公司,實現村民增收的井頭村集體;建立新岙里小橘燈共富工坊,秉持以民為本理念,貫徹“老百姓需要什么就生產什么”設立專門生產線,吸納空余勞動力五十余人,實現共富工坊年產值超千萬,全體員工收入超兩百萬的陸彩芬等等。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