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平安浙江”,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統籌兼顧,堅持標本兼治,堅持協力推進,使廣大人民群眾既成為社會和諧穩定的受益者,又成為“平安浙江”的建設者。
——2004年5月10日至11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省委十一屆六次全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
4月25日傍晚6時許,剛暗下來的天空下起細雨,三門縣亭旁鎮楊家村的女子打更隊還是照常出動了。
82歲的姜寶云利索地套上打更服,同時不忘打趣小姐妹動作笨拙。她是隊內年紀最大的隊員,身體健朗,心性活潑,出發時笑著用兩根食指向我們比劃出一個“十”字,表示她已經在隊里干了10多年。
潮新聞 記者 葉劍鋒 攝
黑底紅邊的打更服,胸前背后的白色圓圈內各有一個紅色的“更”字。敲著鑼鼓、打著竹棒,我們跟隨女子打更隊穿街過巷,引來不少人駐足。
“咚,咚,鏘!各位村民大家好,消防安全要記牢,煤氣閥門要關緊,電瓶車充電門外放,電線老化及時換,做好防賊防盜,放假了家長要管住小孩,不要到溪邊亂嬉水……”淳樸的方言,清脆的鑼鼓聲,聲聲入耳,讓人安心。
圍觀的大多是游客,對村民來說,這樣的場景已“見怪不怪”。
楊家村是三門最大的行政村,又是亭旁集鎮所在,常住人口8000多人,老房就有300多間,以木質結構居多,屋屋相連,巷深路窄,一些地方只容得下一輛手推車經過,一旦發生火災,很難施救。據史籍記載,更夫在三門已有1800多年歷史,尤其以楊家村保留的更夫隊時間最長。2007年,最后一名老更夫“退役”后,為傳承這份祖業,村民楊蓮春便接過了這個任務。
“當時村干部問誰來接班,我說我來,沒想到因為一句‘玩笑話’,干了17年。”一路走,楊蓮春一路跟我們說起女子打更隊的往事。
起初,只是抱著試試的心態,楊蓮春叫上小姐妹,9個人組成了打更隊。
潮新聞 記者 葉劍鋒 攝
“有人笑我們‘癲’,說我們吃飽了沒事干。”頭一回上街宣傳消防安全,楊蓮春和姐妹們就被潑了冷水。
不被理解,更要堅持!挫折反倒激起了她們的斗志。“我們從小就生活在村里,總希望家家戶戶都平安,‘癲’就‘癲’到底吧。”最早入隊的何春葉選擇用行動回應。
義務打更17年來,三門女子打更隊已累計行走5萬多公里,比繞地球一圈還多。如今,我們和她們走在街頭,一路上不斷有村民打招呼,流露出贊許的神色。“多虧了你們經常提醒,我爸以前老忘記關煤氣,現在已經養成了隨手關煤氣的好習慣。”從縣城回村看望父母的一位村民,遇到女子打更隊時連連感謝。
和傳統更夫不同,女子打更隊的“業務”在不斷拓展,她們化身網格員、“娘舅姆”,參與政策宣傳、隱患排查、矛盾調解、文明創建等各項工作。
集鎮一圈巡查下來,要走兩個多小時。鎮村干部和派出所警力有限,女子打更隊便成為當地平安建設的重要社會力量。
晚上9時30分,阿姨們臉上已分不清是汗水還是雨水,但她們仍精神飽滿,中氣十足。打更結束,她們還和民警一起開展“拉車門”行動。“哎,這輛車沒上鎖!”一位阿姨發現情況后,立即喊來民警通知車主。幾分鐘后,車主趕來鎖好了車,阿姨們還圍著他苦口婆心地“教育”了一番。
“這樣的行動,我們經常聯合開展,阿姨們的‘教育’比我們效果更好。”回程時,亭旁鎮派出所所長陳紅來告訴我們。
打更結束,打更隊員和民警一起開展“拉車門”行動。 潮新聞 記者 葉劍鋒 攝
目前,女子打更隊已有38名成員,平均年齡50多歲,都是利用閑暇時間來參與基層治理的婦女。有意思的是,一些曾“潑冷水”的村民,也成了打更隊的一員。大家說,女子打更隊用腳步管控了風險,用嘴巴磨出了平安,用堅守筑牢了底線。
村民楊谷山說:“她們不僅宣傳的內容廣泛、切合實際,還真能為村民解決問題。”
有一對夫妻,因婆媳矛盾,丈夫又沒能及時妥善處置,時有激烈爭吵,媳婦一氣之下就回了娘家,一待就是兩年。女子打更隊隊員楊愛花知道后,多次上門溝通勸解,最終成功勸和。
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推動和女子打更隊的影響下,亭旁鎮54個村都組建了夜巡隊、護村隊,成員已發展到800多人。“平安大巡防、‘我為村民守一夜’等成為全民共識,平安建設的群眾防線越筑越牢。”亭旁鎮黨委副書記胡建鋒說。
不僅如此,三門堅持全域全程、共治共享,創新推出“平安自治合伙人”,10余個行業近千人成為平安“吹哨員”“勸導員”,凝聚起最廣泛、最可靠的力量源泉。僅去年8月以來,他們就提供有價值案件線索824條,協助破案22起。
鑼棒聲聲中,楊家村火災、交通、溺水事故10余年來零發生;亭旁鎮連續8年被評為縣平安先進集體;三門已連續19年創成“平安縣”,捧得全省首批“二星平安金鼎”。
女子打更隊的事跡也在當地成了順口溜:“基層治理在網格,人人都是護旗手。日有巡邏夜打更,矛盾隱患不出村。三治融合打基礎,四防五措促提升!”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