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高的個頭、笑瞇瞇的眼睛,仙居縣溪港鄉百花村的共富生活委員陳玉琴正在走村串巷收著村民的農貨,走到村民仙鳳家時,她掏出375元錢說道:“阿婆,這是你昨天給我的15斤筍干,一下子就賣出去了,非常暢銷!你要是還有貨的話,我今天再幫你賣。”
仙居縣溪港鄉距離縣城64公里,陳玉琴就是這里土生土長的山里妞,原本她經營著一個售賣水楊梅的賬號,粉絲已累計了1.6萬人,每月收入固定在5000元左右。外婆的離世是她轉型做助農類直播的重要因素:“我從小是農村留守兒童,跟著外婆在山里成長,去年外婆離世后,我萌生了用鏡頭去記錄更多老年人生活日常的念頭。”
陳玉琴的新媒體賬號里,大多是探山村的視頻,介紹溪港山區各村的風土人情,拍攝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兒童。在走村的過程中,她發現菜地里總爛著許多吃不完的菜,村里老人自家種的農產品經常滯銷,作為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她深知產品滯銷對農戶們的影響有多大。于是,有過互聯網銷售經歷的她立即有了構思:“可以通過電商直播將這些山貨銷售出去,幫助村民增收!”
陳玉琴的山貨銷售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今年3月,陳玉琴在百花村黨群服務中心內支起了直播攤,剛開始,村里的老人對互聯網銷售毫無概念,以為陳玉琴只是想白拿些東西。但在玉琴的賣力吆喝下,鏡頭前的山貨被一搶而空,裝進一個又一個紙箱運出大山,村民們開始主動將農產品拿到陳玉琴的直播間讓其幫忙銷售。從開始只有2個村民拿來零星幾件貨,到今天的第四場直播,共計銷售出去300多單農產品,幫助村民增收8000多元。
“下一步,我們想以百花村線上集市為出發點向周邊村莊擴張,帶動更多農特產品銷售,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我們的身影。”談到未來,陳玉琴信心滿滿。
“我們希望有更多像陳玉琴一樣的的青年才俊回鄉創業,幫助山區群眾增收致富。”溪港鄉黨委書記張二兵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做好‘新農人’引育工作,加強對種植能手、‘土專家’、農創客、電商直播達人等本土特色技能人才培養,讓他們成為推動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新生力量。”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