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5cm,水位和一個星期前比較幾乎沒有變化。”在黃巖北洋官岙茭白合作社的茭白田里,負責人蔣良珍正和村民們拿著測量工具忙碌收集茭白田的水位數據。
“看來田埂覆膜效果真不錯,茭白田水位保持住了,雜草也不長了,還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拿到了令人欣喜的數據,蔣良珍道破了這一舉多得的秘訣。
在現場,記者看到,郁郁蔥蔥的茭白田田埂上都覆蓋著一層寬約一米,長度幾十米不等白色薄膜,這張深入田埂底下的薄膜將茭田里的水份和泥土進行有效地隔離。
茭白是水生植物,無論單季還是雙季茭白,由于其生長期長,植株生長旺盛,需水期長,需肥量大,肥水管理與茭白產量密切相關。
“天氣熱了,田里蒸發量巨大,再加上泥鰍、黃鱔穿埂及自然水份滲漏等因素,三天就干涸了,如果遇到干旱情,損失就更大了。”種植茭白十多年的蔣良珍,每年都會遇到這個令人苦惱的問題。
為此,北洋鎮積極牽線搭橋浙江省農科院,引進田埂覆膜技術,在當地經過一年多的實驗完善后,進行大規模的推廣,幫村民們緩解了該難題。
“覆膜后,還可以遮擋住雜草生長所必需的陽光,有效阻止了雜草的生長,田埂上不再需要打除草劑,種出來的茭白也會更綠色、更健康。”北洋鎮黨委委員葉峰說,“經過測算,一季茭白的生長周期大概需要施四遍配方肥,我們從去年茭白采收后的質量和品質來看,有了這層膜起碼可以少施一遍。”
據了解,該技術還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可以通過自然界的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茭白成熟采收后全部消失在土壤里,實現生態與增收共贏。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