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的田徑場、富有年代感的舉重房、地下一層的柔道館……位于臺州市黃巖區東城街道食品街12號的黃巖區少年兒童業余體校(以下簡稱“黃巖少體校”)建于1978年,經過40多年時間的沖刷,這里多數訓練場地及設備已經顯得有些老舊,但這似乎并沒有影響學校培養和輸送優秀人才的步伐。

從射擊世界冠軍、東京奧運會男子射擊手槍速射第六名林俊敏,游泳世界冠軍、里約奧運會男子200米仰泳第六名李廣源,到射擊新星、杭州亞運會首個“三冠王”黃雨婷……黃巖少體校連續3屆培養輸送運動員出戰奧運會、亞運會,這里走出的體育健兒更是在全國和世界舞臺上屢創佳績,優異的成績也助黃巖區文廣旅體局在前不久獲評2023年度浙江省競技體育突出貢獻獎。
這所默默無聞、甚至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它存在的學校,究竟如何“煉”成一個又一個“冠軍”?
螺螄殼里做道場,訓練有“方”
“速度快一點,各自拿上器械,分列上臺階先做三組動作。”在黃巖少體校校長兼田徑隊教練陳源的指令下,隊員們的下午場訓練有序進行。不同于傳統的田徑場或體能房,當天他們的熱身場地是一處有遮擋的室外樓梯。“我們沒有專業的田徑場,像下雨就在這邊的樓梯熱身訓練,如果天氣好,隊員就先繞著校園內的一圈水泥地跑步。”


熱身
陳源介紹,黃巖少體校目前設有射擊、舉重、柔道、游泳、田徑、擊劍、飛碟、中國式摔跤8個項目,建有射擊訓練館、舉重簡易訓練房、田徑簡易訓練場、柔道簡易訓練館、游泳簡易訓練館。正如幾乎每個場館前都加上的“簡易”二字,這里的基礎設施和一線城市的少體校相比,不在一個起跑線上。

為此,學校在人才選拔和訓練方式上花足了心思。“首先在選材上會打好提前量,早個一到兩年進行選拔和培養。日常訓練中專注基本功部分,讓運動員基礎更加扎實,熱身時會特別注重隊員小關節肌肉力量的訓練,以免在水泥地跑步時受傷。”此外,每年寒暑假,體校還會通過進校園、聯合其他省市隊伍等方式,分批組織學生進行轉場訓練,以彌補場地條件受限、小年齡選手有訓無賽等情況。
令人欣慰的是,質樸的訓練收獲了有效成果。“最明顯的就是隊員進入到省隊或者更大平臺后,受傷的情況比較少,加上基本功扎實,整體穩定性會比較好。”陳源自豪地說,雖然前期條件比較艱苦,但小隊員們在這種環境下也練就了更堅毅的品格。
40余載體育夢,師生有“情”
好苗子的成長,離不開一個好教練的栽培。陳源告訴記者,如果要說黃巖少體校佳績頻出的妙招,那就是每任教練團隊都有一種情懷和忘我的精神。

在射擊訓練館,我們見到了林俊敏的啟蒙教練王林林。今年58歲的他仍每天堅守在教練崗位,緊盯著小隊員打出每一發子彈,然后走到身邊細語。“冬訓期間每天上午八點半到十一點半,下午兩點到四點半,隊員們還是比較刻苦的。”王教練表示,射擊項目的訓練相對枯燥,需要運動員有超于常人的耐心和毅力,同時也需要教練足夠沉下心來。而隨著年齡增長,王林林的心里也多了幾分緊迫感:“再過幾年就要退休了,我要盡可能多地把我知道的東西告訴隊員,教給年輕教練。也希望看到我們射擊館的訓練設備越來越好。”言語間不難聽出王教練的不舍與牽掛。

黃雨婷的啟蒙教練林克寒從黃巖少體校退休以后,也沒有離開射擊領域,而是以特聘教師的身份來到區西江小學教育集團射擊隊執教。“隨著射擊項目的發展,我越來越意識到射擊事業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希望射擊在黃巖逐漸成為一項被大家了解和喜愛的運動,希望通過各方的努力,能有更多人參與到射擊運動中來。”林克寒由衷地說道。堅守的背后,是一名老體育人對射擊的熱愛,對體育的情懷。

建校40余年,培育的優秀體育人散布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這其中也不乏繼續投身體育教育反哺母校的學子,擊劍運動員盧鴻羽便是如此。剛剛大學畢業的他選擇回到自己熟悉的領域,為母校擊劍人才培養出一份力。“今天訓練中年齡最小的運動員才9歲,而且他是家長主動找到我們,希望來嘗試這個項目,現在像這樣的生源也越來越多。”盧鴻羽說,很高興看到擊劍運動被更多人認識和喜歡,這也讓他對這個項目的發展有了更多期待。
體教融合促發展,穩中求“變”
在幾代人的努力下,黃巖少體校的變化肉眼可見。項目布局更廣、人才儲備更多、設施設備也逐年更新。“在少體校練習射擊的這5年里,學校為我們提供的槍、射擊服都越來越好,電子靶也慢慢替換了原先的紙質靶。”亞運冠軍黃雨婷的妹妹黃雨茜也是黃巖少體校學生,采訪當天,她還打破了自己在2023年5月訓練時總環數最高的紀錄,“越來越好的訓練條件讓我們更加享受射擊。”

與此同時,近年來黃巖少體校不斷探索創新高水平運動員培養模式,全面拓寬運動員培養渠道,通過體教融合的方式與黃巖各學校建立深度合作取得豐碩的成果。2023年,黃巖少體校入選了“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2021—2024)”名單,這是目前國家體育總局對全國青少年訓練單位授予的最高榮譽。此前,學校還獲得“浙江省重點高水平后備人才基地”、“浙江省競技體育作出貢獻訓練單位” “臺州市業余體育訓練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被國家體育總局評為群眾體育先進單位。
“目前我們在謀劃建立新校區,并對現有的場館進行整體提升。以后邀請國家隊等高水平運動隊來我校訓練、交流、指導,相信教練與學員都可以學到最新的訓練理念與方法。”聊到少體校未來的發展,陳源充滿期待,“從前教練、學員的經驗至關重要。現在隨著科技進步,數據分析在體育行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之后我們會引入相關設備與團隊,相信少體校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好。”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