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臺州迎來了今冬以來最強寒潮,開啟“速凍”模式。臺州各地農戶是如何對農作物進行“保暖”的?又做了哪些應對措施?一起來看看。
走進溫嶺市塢根鎮仁敖家庭農場,一排排柑橘樹錯落有致,圓潤飽滿的果實掛滿枝頭,長勢喜人。負責人張先生告訴記者,他種植葡萄柚、“紅美人”已有11年了,是臺州最早的一批種植戶。
“寒潮肯定是有影響的,果實一旦受凍,口感就會不好,賣不出去。”張先生說,大棚種植的果樹共有12畝,他通過覆膜、套袋等方式,讓果樹安全越冬。
至于露天種植的20畝果樹,為了應對寒潮天氣,張先生請了6名小工幫忙,先把樹頂上和底部的果子全部摘完,防止霜凍壓彎樹枝,目前已經搶收6萬斤的葡萄柚。此外還剩下三四萬斤的葡萄柚,在這兩天也能搶收完畢。
“這批葡萄柚都是成熟果,甜度和水分已經達到銷售標準,采摘后會放進倉庫進行儲藏。等福建那邊產的葡萄柚下市,這批葡萄柚自然有了銷路,之后會以訂單方式進行銷售。”張先生說。
“葡萄柚這一塊我并不擔心,問題是現在農場還剩下1萬多斤的‘紅美人’掛在樹上呢。天氣冷了吃的人不多,沒有市場,我們現在也不敢摘。”張先生對此十分發愁。
眼下,正是本地草莓大量上市的季節。椒江果洋洋農場負責人楊女士告訴記者,農場里種了草莓、小番茄、萵筍等90畝農作物,都是大棚栽培的,此次受寒潮影響不大。
“提前做了一些準備措施,比如說我們檢查過大棚里面的加溫燈有沒有壞、大棚膜有沒有破掉,還提前采購了一批加溫碳。”楊女士說。
至于蔬菜方面,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董荷玲介紹,目前全市有大白菜、菜花、茄子等在田蔬菜,共計50萬畝左右。
“這些都屬于冬季蔬菜,防寒抗凍能力強。另外這幾天天氣并不是持續嚴寒,也沒遇到連續陰雨的情況,偶爾還有太陽露臉。”董荷玲表示,綜合這些因素,臺州蔬菜總體長勢良好,只有局部發生了低溫凍害情況,農戶們不用過度擔心。
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建議,寒潮來襲前,設施大棚可采取多層覆蓋進行保溫,棚內溫度過低時,要及時人工加溫,可采用暖風機加溫、木屑熏煙等增溫措施,減輕凍害發生。露地蔬菜、中藥材等,可采取搭小拱棚或直接浮面覆蓋保溫等應急措施。在油菜、蠶豌豆行間、麥壟上均勻覆蓋稻草,提高地溫。果樹、茶樹、桑樹等可采用鋪草、培土、覆蓋等措施進行保溫。
寒潮天氣過后,應及時清溝理渠,排除積水,降低田間濕度,防止漬害,提高根系活力。做好大棚通風降濕、揭膜見光、噴藥防病、薄肥勤施,增強植株抗性等管理措施。低溫凍后的驟晴天氣,大棚管理應注意適當遮陽緩慢升溫,避免因通風或增溫過快,而導致植株秧苗凋萎死亡。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