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謝楊村的陳美英拿著丈夫的手機不禁潸然淚下。只見手機外套著一個磨損嚴重的紅色手機殼,殼上“不忘初心跟黨走”字體依然醒目。打開手機,11月2日的通話記錄從早上開始足足有65個,均為接通狀態(tài)。晚8點半之后,所有來電皆為未接狀態(tài),因為那個從不關(guān)機、隨時待命、一直停不下來的人永遠倒在了他熱愛的崗位上。他就是“椒江區(qū)擔當作為好支書”、椒江區(qū)章安街道謝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楊冬官。
11月2日晚,楊冬官在籌備當屆臺州姜王大賽的工作中腦干出血送醫(yī)搶救,11月24日晚11點30分因病搶救無效死亡,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42歲。
一句“信任”
毅然放棄高薪挑重擔
左一為楊冬官
“太可惜了,他還這么年輕。”“這樣的好支書打著燈籠也難找。”“冬官真的是個實在人,一直都沖在前。”走進章安街道謝楊村村部,提起楊冬官,不少村干部、村民都紅了眼眶。在他們的一言一語中,楊冬官在我們心中漸漸清晰了起來。
楊冬官,出生于1981年,20歲時入伍,8年后退伍轉(zhuǎn)業(yè)。創(chuàng)業(yè)開過店,后轉(zhuǎn)行入職保險公司,從基層做起慢慢做到了公司講師,年薪20萬元以上。在努力工作的同時他也積極參與村事務管理。2017年11月,楊冬官加入謝楊村黨支部擔任支委,只要村里有事叫他,他從無二話。2020年11月,楊冬官高票當選謝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村長書記“一肩挑”。
“我哥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后就辭掉了保險公司的工作,每天忙著村里事務,電話響個不停,經(jīng)常飯吃到一半就走了。我們家里人心疼他,勸他不要當了,但他說‘大家信任我,我就先做著,兩頭兼著兩頭都做不好’。于是他堅決辭了工作,把全部精力放在了村里。”楊冬官的弟弟楊冬明回憶道。在他印象中,看到哥哥最多的就是他接電話和前往村部的身影。
右一為楊冬官
“冬官當選書記也是挑起了村里的重擔。”謝楊村黨支部副書記楊菊弟說。謝楊村是章安典型的農(nóng)業(yè)村落,它產(chǎn)業(yè)單一,大多數(shù)農(nóng)戶每年只種一季水稻、生姜等農(nóng)產(chǎn)品,土地利用率低,村集體經(jīng)濟薄弱。他們希望年輕村干部能帶領(lǐng)大家增加集體經(jīng)濟,帶動村民共富,楊冬官是他們的不二人選。
楊冬官上任后也不負重望,在四處考察后,他反復往返街道、區(qū)里“跑”項目,與村干部一起為4個自然村共爭取了100多間宅基地、完成了四百余畝高標準農(nóng)田扶貧項目,“章安貢姜”項目、謝楊村共富工坊就是他一趟趟“跑”下來的。
“我們這里很多村民都種姜,有些自己吃,有些拿出去賣,收入很少。共富工坊項目實施后,一畝姜我們能有四五萬元的收入,這讓我們所有村民都看到了致富的希望。”楊菊弟說。
一個“便民”
他把辦公設在閱覽室
走進二樓楊冬官的辦公室,只見桌上厚厚的一層灰,放著《章安街道未來鄉(xiāng)村建設(補充方案)》。“冬官從來不坐在這里辦公,他都是坐在樓下的閱覽室里,說那里群眾找他辦事方便。”楊菊弟一句話解了疑惑。
三年的共事,楊菊弟對楊冬官非常了解:“冬官見人先笑,從不跟人吵架,小事不叫我們,都是自己一個人沖在前面,大事才跟我們坐下一起商討。”記得前幾年美麗鄉(xiāng)村建設時,為了改善村里的環(huán)境,楊冬官帶著村干部帶頭做工作,門前屋后亂堆放、家禽散養(yǎng)等都是整治的重點。“冬官勸導村民,一些村民不理解開罵,冬官也不回嘴先離開,一轉(zhuǎn)頭又回來繼續(xù)勸。一些村民勸導后答應晚上拆,他當晚就去看,看到?jīng)]拆好第二天一早又笑呵呵上門,直到拆了為止。”這樣一家家下來,村莊全域衛(wèi)生保潔得到了完善,亂堆放、家禽散養(yǎng)、污染小企業(yè)等問題都被妥善解決,謝楊村的顏值也大大提高。村里的鳳凰山塘水庫總有人偷偷釣魚擾亂水質(zhì),楊冬官又當起了“監(jiān)督員”,清晨5點上山“蹲人”,直到大家消停了為止。
“冬官啊,我宅基地想選在這個地方。”“冬官啊,這個補助要怎么辦啊?”在謝楊村,只要到村部,基本都能在閱覽室找到楊冬官,一些能辦理的事項直接在隔壁便民服務中心就能完成。閱覽室里的辦公桌也成了大家商討的聚集地,很多村務都在這桌面上解決了。
“村民有事來村部基本都能找到他,他的電話24小時開機。”謝楊村村委會副主任楊興寶說到冬官的離開非常痛心。“他吃飯經(jīng)常是快速扒幾口,大中午就過來村部,一個人開著電瓶車跑來跑去。”有時楊興寶看不過去,讓他有事就說,楊冬官卻說:“沒事,我一個人忙得過來就不打攪你們,有事我會說的。”楊冬官知道大家都有事要忙。
在申請宅基地和“章安貢姜”項目的土地時,楊冬官這家協(xié)調(diào)那家協(xié)調(diào),經(jīng)常忙到深夜。弟弟楊冬明看著心疼,就勸他注意點身體,他都說沒事的。楊冬明告訴記者:“事關(guān)建房和土地,村民的工作哪有那么好做。”只是他從來不說出口讓家人擔心罷了。
一張“藍圖”
拼盡全力只為村民富
左三為楊冬官
“冬官低調(diào)、本分,埋頭苦干,一直是我們的重點培養(yǎng)對象。”原謝楊村黨支部書記楊淑勤說。
讓他印象很深的是2017年的一次滅火行動。當時章安太平山發(fā)生森林火災,謝楊村接到街道志愿參與滅火的指令,身為支委的楊冬官立即帶上五六十斤的裝備與大家上山。那次滅火從晚上7點開始,好不容易撲滅回到家已是深夜11點半,結(jié)果零點剛過山火又復燃了,他們又再次出發(fā)上山,徹底撲滅已經(jīng)第二天上午8點。“森林火災跟其他不一樣,風一刮是很危險的,冬官他們真的是冒著生命危險去滅火。”楊淑勤說。
都說村里的工作不好做,難在與群眾的溝通與生活習慣的轉(zhuǎn)變,但這些都在以楊冬官為首的村干部努力下得到了改善。村環(huán)境好了,矛盾糾紛少了,大家一致朝著致富路走。楊淑勤說:“冬官話不多,但做的都是實事,事情交給他我們放心。”駐片領(lǐng)導余才輝也對楊冬官贊不絕口:“冬官工作扎實,作風過硬,各項事情都沖在前面。這么年輕走了,真的痛心,我們街道和村損失了黨的一個好干部。”
上任村支書后,楊冬官最大的愿望就是帶領(lǐng)村民致富。“我哥是苦出來的。從小種田、收割都做慣了。22歲父親去世,后來母親也一直生病,所以他比誰都渴望村民能富起來。”楊冬明回憶道。他有時與哥哥聊天,哥哥會透露出希望增加集體經(jīng)濟,解決村里老人600多元的養(yǎng)老保險問題。
“章安貢姜”項目立項時正值主題教育開展,楊冬官就想著要“一線破難惠民生”,就得把帶領(lǐng)村民致富放在第一位。他把自家當成“試驗田”,將家家戶戶都在種植的貢姜挖出一片新天地,但想要擴大生產(chǎn)鏈、提高效益,技術(shù)、資金卻是大問題。為了壯大集體經(jīng)濟,他以未來鄉(xiāng)村建設為契機,探索“鄉(xiāng)村產(chǎn)業(yè)+鄉(xiāng)村旅游”模式,他跑遍各個機構(gòu)部門鏈接資源,又協(xié)調(diào)解決場地指標和政策處理等問題,最終牽手浙江理工大學、臺州市新府城科技傳媒有限公司等共建共富工坊,“以姜為媒”,打造村級共富“貢姜”產(chǎn)業(yè),成功舉辦了首屆姜王大賽,讓章安貢姜成功“出圈”。
“11月2日冬官出事的時候我正在現(xiàn)場,也是為了11月4日姜王大賽的事情。”說到楊冬官,謝楊村村民楊東堯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淚。據(jù)楊冬官的母親回憶,晚上7點45分左右冬官回到家,突然想起交警打來電話說大賽兩邊攤位可能存在交通隱患,開了一天會的他突然想起這事,于是立即聯(lián)系楊東堯一起去拉大水馬,設置路兩邊的警戒線。母親勸他這么晚了不要去了。楊冬官安慰母親:“有事走一下就回。”但他再也沒有回來。當晚他跟楊東堯拉著大水馬回來的路上,突發(fā)腦干出血,倒在了他一直為之努力的致富路上。
一腔“熱血”
藏在點滴為民服務中
楊冬官的妻子陳美英到現(xiàn)在都沒接受他的離開。“家里的人情往來、經(jīng)濟往來全都由他來管,平時他自己吃冷菜冷飯,但兒子星期六一回來,他就會燒滿滿一大桌的菜,他的愛都藏在日常的點點滴滴中。”
楊冬官的忙碌,妻子陳美英是最能直觀感受的。“節(jié)假日他第一個值班,出去玩的很少有他的身影。平時我在椒江城區(qū)上班,只有晚上才能碰到,但每天晚上他的手機就一直在響。有時我就讓他把手機關(guān)機或震動,但他卻說‘不行的,萬一有事聯(lián)系不到我。’”在姜王大賽籌備期間,很晚了她還能聽到他在聯(lián)系、交接、布置。
“他對姜王大賽這事真的很用心,想把它做好,把貢姜產(chǎn)業(yè)做出來。他還規(guī)劃好了,之后謝楊村要怎么走,只是還沒來得及實現(xiàn)……”說著說著,陳美英的眼淚就流了下來。
右二為楊冬官
為了讓村里富起來,楊冬官不僅拉項目、做項目致富,村里的支出也是能省則省。有次,村民反映自來水管破損,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楊冬官得知情況后,主動找上門查看,咨詢了維修費用后又問有技術(shù)的村民是否會修,得到肯定答案后第一時間找村民修復,節(jié)省了費用。村里的支出他也是一目了然。村文書、出納周利仙說:“我們找他報賬,發(fā)票他一看就知道是什么事,一下子就簽了。”
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他的去向牌也一直指向“在崗”!
“冬官之前忙了多少天啊?”“冬官之前天天忙!”楊東堯的回答詮釋了楊冬官在一個平凡的村支書崗位上不平凡的人生。村干部們也在他的感召下,加快腳步,加大力度,沿著共富謝楊村的藍圖努力。
看臺州新聞,關(guān)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授權(quán)轉(zhuǎn)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