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巖區寧溪鎮位于臺州“大水缸”長潭水庫庫區,是臺州市區重要生態屏障,風景優美,自古人文薈萃。然而,受飲用水源地保護等因素影響,該鎮經濟發展相對滯后。
為破解生產生活發展受限問題,近年來,寧溪鎮依托黨建聯建積極培育強村公司矩陣,增強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帶動村民就業增收,拓寬共同富裕路徑,推動鎮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據統計,截至目前,該鎮已累計組建6家強村公司,實現鎮區內20個村全覆蓋,每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超50萬元。
寧溪鎮全景圖 廖偉華 攝
盤活資源,挖掘發展潛能
11月20日,在見素藝術工坊的組織下,來自臺州學院廣文書院的30多名大學生來到寧溪鎮烏巖頭村文化禮堂開展勞動實踐。他們割稻谷、挖紅薯、體驗布藝扎染,度過了一個充實又有趣的周末。
烏巖頭村保留著規模達110間的清代、民國古建筑群,被列入省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培育村。近年來,該村致力于古村落的活化利用與開發,將舊宅改建成藝術作坊,辦起民俗博物館,建起了6家民宿以及農家樂、接待中心、停車場等,走出了一條魅力蝶變之路。其中,引進的見素藝術工坊主營陶藝、扎染、木工等手工藝,吸引了一批批年輕人。
為進一步盤活閑置資產、推動經濟文化發展,烏巖頭村依托千年古村的自然資源優勢、村莊歷史文化景觀以及鄉村旅游資源節點,聯合黃巖區交旅集團,引進上海市八開攬月公司,共同組建浙江烏巖頭無界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統籌全村資源進行整村運營。
在烏巖頭村半山自然村,“半山半水泮云間”名家村項目進入改造尾聲。該項目由黃巖交旅集團與同濟大學、云端覓境公司、烏巖頭村聯合打造,以“云端秘境古道原鄉”為整體發展定位,計劃改造修復古村落原有的22幢老宅,建設山居度假民宿區、養生SPA運動區等區塊。
目前,烏巖頭村正打造總用地面積超1萬平方米、以國風國學為主導的沉浸式宋韻文化場景,開發傳統工藝體驗、文化教育、體育活動等低碳旅游產品,實現學習教育、創新實踐與文化、旅游、生態等融合發展,項目正式運營后預計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增收20萬元。
化整為零,才能形成發展合力。寧溪鎮黨委以黨建聯建為紐帶,整合寧聯村、方家岙村、上檜村等5個擁有豐富荒地資源的村莊,完成連片荒田墾造開發和跨村流轉,引入擁有1000余畝種植土地的臺州市黃巖博軒家庭農場,共同組建寧溪鎮農業種植服務有限公司,一體化完成土地開發、農業種植、病害防治、收購銷售等環節,實現“生產管理市場化,土地經營規模化”。
目前寧聯村4年未通過驗收的歷史遺留問題土地已順利通過驗收,預計可完成土地開發110余畝、管護面積400多畝,每年預計收入15萬元。同時,該項目通過聘用管理人員的形式,將務農能手“返聘”回鄉,以勞務工資模式代替作物種植買賣模式,大大抵消小、散農戶經營風險,實現“回家就業”。
寧溪鎮烏巖頭村
村企聯合,提供精準幫扶
早上6點半不到,寧溪鎮下周居的盧荷花便來到家附近的寧川東路寧溪小學路段清掃路面。“在家門口掙錢,這活挺好的。”她說,她全職干保潔工作,一個月能掙到2000多元。
去年7月,寧溪鎮引進了大環物業有限公司,負責集鎮路面清掃、垃圾清運等保潔工作,服務范圍輻射外圍19個村居。該鎮通過村企黨建聯建搭起溝通橋梁,發揮村黨組熟悉周邊村民情況的優勢,將企業崗位招聘工作下沉到村,既保證了高峰期用工需求,又將崗位向周邊村莊低收入農戶傾斜,打通就業上崗“最后一公里”。“公司寧溪片區有70多名員工,大部分都是當地村民。”大環物業有限公司寧溪片區管理員黃玲浙說。
寧溪鎮還計劃引入大環物業有限公司,承接宋代老街“宋渠直街”項目中的安保、保潔等服務工作,重點面向有勞動力輸出需求的嶺家湖、五部、福利等村莊,進一步幫助周邊村民解決就業問題。寧溪鎮的牌門村、嶺根村、炭場頭村選擇引入興旺保潔公司,負責村莊環衛保潔,并定向招聘村民就業。
此外,寧溪鎮聚焦經濟相對薄弱村增收致富短板,實施“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村集體造血”政企村聯合共富模式,發揮區級強村公司幫扶平臺優勢,村集體以鄉村振興資金作為股本參股,以“國企+村集體”合資形式成立資源開發公司,整合資金、項目、人才等優勢資源,采用產權與股權相分離的運作機制,實施飛地抱團項目,明確村集體、企業利益聯結關系和分配方式,形成村集體“保底收益+盈余分紅”的收入模式。在此過程中鎮紀委突出監督主責,將強村公司運行情況納入年度監督計劃。
白鷺灣、中下檜村參與區里的組團項目,與臺州市黃巖西部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合資成立臺州市黃巖裕盛生態開發有限公司,共同開發頭陀采砂場項目。村企雙方簽訂合作協議,黃巖西部資源開發公司出資650萬元占股52%,各村以鄉村振興資金50萬元為股本入股合資公司,各占股4%,各村每年可保底享受4.5萬元以上的分紅收益。
寧溪鎮白鷺灣村
整村開發,增強造血功能
傍晚,溫暖的夕陽照耀著白鷺灣村,將村民樓房墻壁上的一幅幅版畫暈染上金黃的色彩。進村路上,陸續有游客駕車而來,他們都是來村子里的農家樂吃飯的。
在鵬輝飯店,老板娘章苗苗正忙著招呼客人。之前在黃巖城區開飯店的章苗苗,回村開起了農家樂。開到第二年,客人就爆滿了。“節假日忙的時候,還要請村民過來幫忙,做鐘點工。”她說。
白鷺灣村地處黃巖區寧溪鎮北部,位于柔極嶺下、長潭水庫之畔,環境優美,自然資源豐富,同時還是著名版畫家顧奕興的家鄉。近年來,該村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和在外鄉賢資源,將版畫上墻,開展鄉村環境整治,創辦農家樂,修復古道、古橋等古建筑,建成濕地保護區、田園綜合體、戶外游泳池、健身步道等,讓原先無人問津的空心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為充分發揮村莊特有的文旅資源優勢,白鷺灣村以黨總支為核心,把以村集體經濟組織為主導的白鷺灣版畫村旅游管理服務有限公司作為村域旅游統籌運營單位,深挖當地特色文化,培育文創品牌,豐富完善旅游服務種類,構建村域服務閉環。
以旅游服務公司為主體,白鷺灣村針對基礎設施、人居環境等方面進行提質改造,投資建設村旅游集散中心、民宿住宿服務中心、停車場等,助力村莊文旅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并有償提供物業管理、家政服務、餐飲管理等配套服務,增強集體資產造血功能。
依托該公司,白鷺灣村一攬子解決農家樂廚余垃圾清運、村莊衛生保潔、停車管理等一系列難題,并向村內6家農家樂、1家游泳館提供垃圾清運、秩序維持、保潔等服務以及落實村內日常保潔,每年為村集體增收約5萬元。
(圖片由黃巖區寧溪鎮提供)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