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臺州新聞
3年來共織出7064條圍巾 溫嶺“圍巾媽媽”繼續傳遞溫暖
2023年11月10日 來源: 浙江在線 共享聯盟·溫嶺松門鎮 江文輝

  11月7日下午,浙江省溫嶺市海日水產食品有限公司一倉庫,曾獲得“臺州好人”稱號的松門鎮中城居居民趙曉斐把今年編織的750條圍巾送給了溫嶺市益善好人志愿者服務中心的志愿者,委托他們把自己編織的圍巾送給云貴川等偏遠的農村學校,為孩子們送上溫暖。

  圖為趙曉斐(左一)教溫嶺市益善好人志愿者服務中心的志愿者織圍巾。

  趙阿姨今年60歲,因為自己掏錢編織圍巾送給困難學生,當地人給她起了個名字叫“圍巾媽媽”。說起編織圍巾的事,趙阿姨說自己17歲那年,就學會了編織毛衣,從此就喜歡上了手工編織。以前她把編織好的圍巾、毛衣給自己的孩子穿,也送給親戚朋友穿。自從2000年在電視上看到三門有支愛心編織隊把編織好的圍巾送給云貴川等山區的貧困孩子后,她的思想轉變了,她也想著把自己織的圍巾、帽子送出去,延續這份愛心。

  趙阿姨在一家冷凍廠做財務工作,平日里工作并不是很忙。中午回到家后,她就開始動手編織圍巾、帽子。“11點鐘回來,吃好飯到12點鐘了,我就開始織圍巾,一直織到晚上。為了能織更多的圍巾,中午午睡時間,我都把被子放在沙發邊上,很想睡覺的時候,睡一下,一般情況下我是不舍得睡覺的,我有很多線在,我要把它織完。”趙曉斐告訴筆者說。

  趙阿姨編織愛心圍巾、帽子一發不可收拾,3年來總共織出了7064條圍巾,344頂帽子,其中最多一次,她送出了800條圍巾。她說,織好一條圍巾現在只需1個小時,每天至少花10個小時來織圍巾,一天能編織10多條圍巾。

  由于家里堆積毛線太多,她把三樓衛生間改成了倉庫,里面塞滿了各色毛線。除此之外,在她家的四樓,也能看到各色毛線堆成一堆。趙阿姨說,除了家里堆積如山的毛線,她的辦公室也堆放了很多的毛線。

  以前她都把編織好洗凈后的圍巾、帽子托人送到椒江,后來知道當地的志愿者也在幫助困難群眾,就把圍巾送給了他們。

  3年來,趙阿姨買了織圍巾的毛線有3836斤,按照毛線14元一斤計算,她已經花了53704元錢。另外,織帽子的線買了1023斤,按照毛線25元一斤計算,她已經花了25575元。兩種不同的毛線一合計,趙阿姨總共花了79279元錢。

  趙阿姨自己掏錢編織圍巾送人,得到了家人、公司老板的支持,很多人不理解,覺得趙阿姨有點傻,但趙阿姨只是笑笑,心里卻是樂開了花。

  今年,趙阿姨總共編織了2300條圍巾,通過椒江區民政局、溫嶺市益善好人志愿者服務中心、溫嶺市慈善義工松門服務隊三種渠道分送給云貴川鄂偏遠山區的孩子。

  750條圍巾裝運上車后,趙曉斐又教志愿者織圍巾。毛恩花是第一次見到趙曉斐,她聽了趙大姐的故事,覺得挺感動的。“趙大姐花了將近8萬元錢,送給困難群眾,我也想向她學習,然后我學起來,把圍巾織起來和趙大姐一起送給困難的老年人。”毛恩花說。

  收到趙曉斐阿姨一針一線編織的愛心圍巾,溫嶺市益善好人志愿者服務理事長毛道國說會傳遞這份愛心,也會發動志愿者,一起來織圍巾,把這項公益事業持續做下去。

  “我們副理事長許華平聯系了青海省海南州貴德縣新街鄉的直亥希望小學,那邊有240名孩子;另外,我們也聯系了湖北省當陽市半月鎮龍臺小學,那里有112名孩子,松門鎮第二小學龍門校區有122名孩子,剩下的,我們將送給服務中心結對的受益對象及暑托班的孩子們,把這個愛心繼續傳遞下去。”毛道國說。


標簽: 圍巾;編織;溫嶺市;志愿者;帽子;愛心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 臺州頻道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