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驚秋晚,朝看菊漸黃。
10月8日21時16分,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寒露。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也是首個提到“寒”的節氣。
此時的氣溫,較“白露”時更低、露水更多,晝夜溫差變大,寒意愈盛。
秋收時節好“豐”景
一陣秋雨一陣涼,這個城市一夜之間就明顯感覺到涼意了。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秋風瑟瑟并不代表一切都在凋零消亡,秋天也是大自然的收獲季節。放眼臺州大地,處處皆是喜人的好“豐景”:果園里的桔子橙子壓彎了枝頭;疊疊青山下,層層稻谷黃。整個夏季的付出和勞作,最終在秋收的日子里變成了碩果累累的豐收。

時至今日,曾經瀕臨失傳的臺州亂彈也結出了豐碩的成果。今年9月,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開幕式“臺州亂彈”驚艷亮相,一招一式盡顯臺州風采。

臺州亂彈有近400年的歷史,2005年,涅槃重生;2006年被確定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10年,首次走出國門便問鼎德國國際文化戲劇節;2015年,閃耀央視羊年春晚;這之后更是7年3登國家大劇院,被稱為戲曲百草園中獨具古韻遺風的“活化石”。

“活態非遺”發新芽
一個劇種的重生,離不開其背后一群人的付出。朱冬康,省級非遺傳承人,臺州亂彈資深作曲家,幾十年來,筆耕不輟,精品迭出,編寫音樂唱腔50余本,如今大火的原創大戲《戚繼光》,便由其擔任唱腔設計。其作品和個人在國家、省、市各級比賽中獲獎無數。

回顧朱冬康的一生,1947年出生的他,從小喜愛音樂,初中時便被人一眼相中進了彼時的黃巖亂彈劇團。歲月流轉,其所在劇團先后經歷過多次重組以及停擺。但始終熱愛戲劇的他,還是決定在2008年放棄原本更穩定的工作,回到了如今的臺州亂彈劇團。時至今日,在團長尚文波和廣大亂彈團員的共同努力下,臺州亂彈這棵老樹,也發出了新芽。

朱冬康告訴記者,秋天是一個美好的季節,收獲的喜悅帶給人們更多的勇氣和動力。瀕危劇種的復興之路是艱辛的。他們在政府的支持下,這些年守正創新,古韻今生,也取得了豐厚的成果,臺州亂彈是文脈,也是“活態非遺”,他們一定會傳承好、發揚好。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