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旗袍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近年來,以旗袍為代表的承載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統服飾持續走紅。在臨海涌泉鎮,繡衣旗袍不僅僅是一個特色富民產業,更是一段文化印記。涌泉悠久的桑樹種植歷史促進了當地繡衣旗袍產業的發展,早在清代,涌泉就開始盛行繡花,技藝基礎良好。20世紀50年代時,就已掌握彩色繡花技術。刺繡為主要工藝的旗袍盛行伊始,涌泉便成為臺州旗袍加工的重點鄉鎮。
20世紀80年代末,涌泉鎮加工制作旗袍的公司及作坊已經遍地開花,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如今涌泉旗袍已成為旗袍市場的主力軍。目前這個產業年銷售額達12億元,總產量占全國超過60%的市場份額。然而,由于當地沒有專業的旗袍園區和市場,導致一些旗袍企業只能在本地加工,再到省外的蘇州等地銷售,或者直接把企業辦到了江蘇、安徽等省。
為破解“墻內開花墻外香”的窘境,今年2月底,涌泉鎮鎮長張騫帶隊前往蘇州開展了一次上門服務式政企面對面懇談會,了解蘇州當地旗袍產業發展現狀,學習優秀的直播電商產業孵化模式,聽取涌泉籍旗袍企業家、鄉賢代表們的意見建議,以面對面的形式展開深入交流,并為其介紹涌泉旗袍小鎮建設規劃與旗袍產業園的建設進程,共商發展之路、共謀發展之舉。
6月21日,涌泉鎮舉辦了旗袍產業發展“老娘舅”會議暨旗袍小鎮設計項目交流洽談會,來自國內旗袍行業的權威專家、業界龍頭與涌泉旗袍企業家們、鄉賢代表一道,就圍繞如何把旗袍這一完美詮釋東方美學的文化符號,發展成更具實質美感的富民產業,進行了深入地交流探討。會上,8家在外發展的鄉賢旗袍企業現場簽約,表示等旗袍小鎮建成后,他們將進駐市場發展。
臺州市政協委員,涌泉鎮電子商務協會會長,鄉賢代表林冬冬在會上表示,該產業園建設完成后,將有力地助推旗袍產業形成集聚效應,改善旗袍產業“墻內開會墻外香”的尷尬境況,實現旗袍生產、銷售有序良性發展,打造涌泉特色新名片。
鄉賢代表馮貽法在會上表示,打造好產業園,就可以把臨海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品牌優勢,推動旗袍產業規模化、高端化、品牌化,也讓在外鄉賢更加堅定了投資涌泉、服務涌泉的決心。
這幾天,涌泉旗袍產業園項目迎來全面結頂。走進工地,只見現場塔吊林立,三棟大樓的結頂工作面同步鋪開。
據悉,涌泉旗袍產業園項目是由市城發集團投資建設,與涌泉鎮共同合作開發的重點項目。項目總規劃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占地約28畝,總投資達3億元。項目一期主要為旗袍產業園區、農副產品展銷中心及其他產業配套設施建設,園區邀請專業設計和宣傳團隊入駐,融入現代元素和先進理念,配套了直播孵化基地、農貿物流集散中心、金融服務中心、酒店、餐飲等建筑,從而形成以品牌建設、互聯網+為核心,集總部基地、智能物流、智能制造、商業配套等于一體的多功能園區。
項目建成后,將改變涌泉旗袍行業目前零散加工的現狀,提升小鎮形象,實現旗袍生產、銷售有序良性發展,打造具有集聚效應的旗袍批發、零售綜合市場。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