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會馬上要開始了!作為一項國際賽事,它的精彩不僅局限于賽場內,每一個與亞運有關的環節,都能傳遞中國文化無所不在的魅力。在亞運村文化展陳中,運動員們能欣賞到不少非遺作品。臺州共有三個非遺項目位列其中,分別是仙居花燈、臺州刺繡、“一根藤”制作技藝。
仙居花燈,仙居當地稱之為“唐燈”,因燈面圖案由刀鑿針刺成孔,燈身無骨而聞名。仙居花燈之美名,享譽全國,曾榮獲“中國民間藝術品博覽會”金獎、“第四屆國際藝術博覽會”金獎等多項榮譽,素有“中華第一燈”之美稱。花燈種類如此繁多,陳列于亞運村的會是哪些精品呢?
仙居無骨花燈非遺傳承人陳建偉告訴記者,此次展陳于亞運村的共計20盞花燈。
“這次展出的有龍鳳八卦燈、荔枝燈、繡球燈等傳統花燈,還有百家姓主題的燈。這些最原汁原味的傳統元素,更能展現仙居無骨花燈的美。這次花燈的元素有五福祝壽、仙桃、仙鶴、福魚等寓意長壽、富裕的吉祥圖案,通過這些花燈,來表達我們對亞運會所有來賓們的祝福。”
吉祥的寓意,同樣也是此次入選的“一根藤”作品的主題。“雙福祿”“福祿壽” “葫蘆寶瓶” “五福臨門” ,這四件由天臺和合人間文化園一根藤工坊提供的作品,均為掛屏作品,借用葫蘆、蝙蝠、鹿、龜等與福、祿、長壽寓意相關的動植物來傳達祝福。每件掛屏都選用了珍貴的木料,經由一根藤制作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褚定江的巧手,將一根藤“委婉多姿、回環穿插”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完美詮釋了“榫卯智慧,工匠精神”。
另外,此次入選亞運村展陳的三幅臺繡作品——《紫椹》《源》《競》,都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臺繡代表性傳承人林霞的作品。三幅刺繡,分別展現了絲綢之路、紅船精神、競技精神。其中《紫椹》屏風,為林霞受邀為 G20 杭州峰會設計制作,并為中國絲綢博物館永久收藏。這幅作品,運用縱橫交錯的條條支脈,映射著絲綢之路的篳路藍縷與絢麗華美。《源》以南湖紅船為靈感,以最具能量的正紅為色、獨具禪意的桑蠶絲為材,運用臺繡纖藝繡工藝技法,以概念化的創作手法和獨具當代藝術風貌的刺繡藝術,弘揚紅船精神。刺繡作品《競》以錢塘魚躍為主題,擬人化、藝術化地傳遞杭州作為東道主的熱情和活力,展現杭城體育之美、力量之美、精神之美。
“三幅作品的主題都是當代元素,運用了臺繡傳統墊胖繡、壓針繡等技法,體現立體、靈動的質感。我也使用了一些當代手法,例如鏤空效果,去呈現時間、空間之美。”林霞說。
林霞告訴記者,臺州刺繡技藝是臺州的一張名片,體現的既是臺州藝術,也是臺州精神。“臺州刺繡能入選亞運村文化展陳,得以被國內外的運動團隊、體育健將看到,我感到很自豪。”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