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海有一群年輕人,有著共同的理想,因對老城的喜愛而聚在一起,他們就是“五月”。這股扎根在臺州府城的青年力量,一直和臨?!肮采L”。
“五月”成立于2015年 ,立足于臨海這個本身充滿了文化底蘊的老城,再加上年輕人的革新,碰撞產生出了強大的生命力 。
古城“新”人 發掘小城之美
五月和老城故事的起源,要從一個“新臨海人”說起,五月創始人——格叔,一位來自山西的80后。一次偶然,格叔游訪到此,一見傾情,從此發愿,常駐古城一隅,看磚看瓦看星星。
在格叔眼中,臨海這座城市是特別的,有著非常豐富的原住民形態,也有著濃重的煙火氣和人情味:“臨海的城市格局保存得相當完整,新城和老城的交替涇渭分明,老城區里很多都是有歷史的建筑。”
在古城定居下來后,格叔也看到了古城的另一面:“古城里老年人居住較多,為什么年輕人跟老城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如果年輕人進來,老城會往哪個方向發展?”
帶著這些疑問,格叔開始嘗試做一些實驗。最初的實驗狀態是空間運營,格叔在老城區打造了一個名為“五月工坊”的空間,做陶藝、皮革、咖啡和烘焙,以一個年輕業態出現在府城。
隨著粉絲群體的增加,格叔發現“五月工坊”的容納空間有限。他想把更多老城的信息傳播給這座城市的年輕人,于是開始做公眾號“五月May”,帶領青年人傳播和探索這座城市的內容。
之后,經過不斷的摸索、成長,有了現在的五月文創,關注城市發展,也關注青年的成長。格叔希望,慢慢聚集一群對城市在地文化關注的人,相互交流學習。
記錄這片土地上自然生長的東西
古城厚重的人文底蘊孕育了許多的老手藝人,格叔常去和他們聊天,看他們做東西,做秤、做棉花被……雖然很多老物件被替代,但背后的文化不應消失。格叔就想,能不能做個“臨海百工”?
行動之前,他常被問,某些老手藝可能沒有典型性,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那么記錄的意義是什么?“我想就是做一份地方手工志,記錄這片土地上自然生長出來的東西?!睅е磺粺嵫?,格叔開始了自發繪制臨海的手工藝地圖的漫漫長路。
2016年,格叔和小伙伴做了第一期“臨海百工”,主角是制作餅印的師傅。 內容發布后,反響很熱烈,因為大家看過很多官方“大師”,但很少看到普通人視角的普通匠人的故事。
百工展現場
于是,更多志愿者因為興趣和“好玩”加入,建立了一個百工志愿者群,大家又發掘自己身邊的匠人,于是有了一個百工資源庫。
“拍了這么多手藝人,我從中看到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堅持。”格叔的初心,只是安安靜靜地講述普通人的普通故事,而今,他的五月工坊也成了他眼中的小城故事。
無數個“第一次” 和臨海共生共長
櫻花市集、奇遇古城、“椅起來”“小城X計劃”……這幾年來,“五月”對臨海本土文化進行了一場場探索。其中,“小城X計劃”是比較有影響力和意義的活動品牌。
“當時,我們周圍已經聚集了一批比較有意思的人,我就想是不是可以請這些人來分享自己的故事,讓臨海的年輕人看一看,雖然在小城,也可以嘗試做很多有趣的事情。”于是,格叔邀請古茗、糖秋千等品牌創始人,組織了一次“青年革新分享會”。
至今,“小城X計劃”舉辦了4屆,從1.0主題的“青年個體發聲”,延伸到2.0主題的“青年與在地關系探討”,再到3.0主題探討“在地文化實踐”,而后是今年4.0版本的“聯結生長”,“小城X計劃”讓這座小城聽見了不一樣的聲音,看見了更為豐富多元的青年行動力量。
今年是五月團隊成立的第九年,關于未來,格叔又有了新的打算,正在準備“9c㎡的臨?!背鞘谢照掠媱潱〕乔?,他們想用9c㎡的空間去展現小城臨海的每一面。
古城不老,每年都有像“格叔”這樣的年輕人不遠千里而來,用自己的力量把老城推向大眾的視野。
新城彌新,臨海在不斷的傳承與創新中開辟未來,與這群年輕人共同書寫著下一個時代。
照片:五月團隊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