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仙居縣朱溪鎮西北的楊豐山村海拔400多米,這里種植的高山水稻米質優良,是臺州優質大米的主產區之一。夏至過后,一年一度的楊豐山單季晚稻種植期又要到了。今天,浙江首屆古梯田農耕文化周暨楊豐山插秧節隆重舉行,拉開了村里2300多畝高山梯田水稻種植的序幕。活動吸引了上千名游客上山參觀生態耕作模式,并參與各項休閑娛樂活動。

楊豐山被稱為“浙東的香格里拉”,其海拔400多米,核心區域擁有2300多畝梯田。楊豐山經歷了幾千年的滄桑巨變,傳承著古越稻耕文化的優良基因。近些年來,當地農民憑借土壤肥沃、水源豐富、晝夜溫差大等獨特的梯田地理優勢,再加上科學種植技術,種出的水稻米質優良、香甜適口,打出了響當當的品牌。


本次活動內容豐富、趣味十足。在高山稻田摸魚、趕水鴨等活動中,游客和當地村民們像一個個孩子般跳進水塘里,抓魚、趕鴨,盡情感受鄉野樂趣,現場歡笑聲連連。



在另一片水田里,當地村民敲起鑼打起鼓,一場火熱的插秧比賽拉開了帷幕。來自仙居縣20個鄉鎮代表隊的100名插秧能手熟練地抄起秧苗,迅速準確地插入水田中,不一會兒就排出了整齊的一列列小苗。在半個小時的比賽中,選手們不僅要比插秧的速度,還要比賽插秧的均勻度。

朱溪鎮代表隊共派出5名選手,他們憑借熟練的手法,在20分鐘時間內就把半畝高山水稻田的單季晚稻秧苗全部插完。選手項軍華是朱溪鎮楊豐山村村民,他說:“今天參加插秧比賽非常開心!再過幾個月就稻谷可以收了,能把我們楊豐山大米賣到全國各地,心情非常愉快。”

插秧現場,當地20多名大鼓隊的隊員們也當起了“啦啦隊”,她們敲鑼打鼓為參加比賽的選手們加油鼓勁。


經過激烈的角逐,插秧比賽決出了最后的名次。主辦方給獲得一、二、三等獎的插秧能手頒發獎品,分別是150斤、100斤和50斤楊豐山自產的優質大米。


仙居縣溪港鄉參賽隊獲得插秧比賽一等獎,得到150斤楊豐山大米。“我們回去以后還要扎根鄉村,努力把農業發展好。今天領到這‘共富米’,希望我們大家一起共同富裕。”溪港鄉村民王升寶高興地說,他對未來水稻的種植充滿了信心。

浙江首屆古梯田農耕文化周開幕式上,中國水稻研究所楊豐山共富試驗田正式揭牌。記者了解到,除了做好高山水稻種植的文章外,楊豐山村今年還打算利用山上優質的水源、閑置的荷花塘,進行澳洲藍龍蝦荷塘內綜合種養,計劃最近幾年發展基地200畝。在今天活動開幕式現場,九三學社中央多黨合作鄉村振興示范“荷塘探蝦”共富項目揭牌。在楊豐山上的藍龍蝦基地,9000尾藍龍蝦大苗被投放至6畝荷花塘內,預計三個月后能產出700—800斤成蝦,藍龍蝦荷塘內綜合種養模式的推廣將為村里新增一筆生態種養殖的收益。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