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淺創傷(擦傷)應使用清潔水沖洗,不建議用肥皂水沖洗,要將傷口暴露……”6月25日上午,在溫嶺市素質教育實踐基地里,來自溫嶺市紅十字會的應急救護師給“學生”們培訓現場創傷的處理、軟組織傷的處理、斷肢(或指、趾)處理方法、硫化氫中毒的處理、心肺復蘇等知識,這是該市在禁漁期開啟的千名漁船船東船長安全教育培訓的一幕。
溫嶺市有漁船2000多艘,眼下正是東海的伏季休漁期,是開展漁民安全教育培訓的最佳時期。為提高漁船船東船長的安全生產意識,以及應對突發事故能力,該市港航口岸和漁業管理局精心組織,分9期對全市漁船船東船長進行培訓,每期培訓人數在200人左右,時間為1天,培訓內容相當豐富,涵蓋了涉海涉漁方方面面的安全知識。
“安全生產是民生大事,事關人民福祉,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一絲一毫不能放松。去年8月底,部分漁船解除伏季休漁禁令不到1個月,就有一艘漁船發生了事故,造成了10多人落水,說明漁民的安全意識還不夠到位,還需引起重視,引以為戒。”培訓會上,松門鎮農漁辦相關負責人給漁民兄弟剖析了當前的漁業安全生產形勢。
當天參加培訓的船東船長來自松門鎮的昌盛、忠航、聯合三家漁業公司,作為屬地政府,松門鎮要求在座的船東船長負好船上的安全檢查責任,克服麻痹僥幸思想。同時,做好漁船進出港口報告,如實填寫出海漁民的身份信息,并且時常關注政府部門或漁業公司發布的信息,在生產過程中做到互救互助互讓。
這次集中“充電”,除了紅十字會應急救護知識培訓外,主辦方還邀請了漁政漁港工作站、海事、消防應急等部門人員,以及浙漁安系統、海洋云倉系統的開發設計師,培訓內容包括海上救生、浙漁安系統的操作、海洋云倉污染物收集申報操作、安全航行知識、救生筏的安裝和操作、海上交通安全法普及等。同時,還邀請了松門鎮臺辦工作人員,介紹了對臺漁業安全工作。
培訓現場,工作人員還給參加培訓的漁船船東船長分發漁業安全生產宣傳資料、中日中韓漁業協定水域涉外漁業安全生產須知、幼魚保護宣傳資料等,進一步提升漁船海上規范作業程度,提高安全生產意識,筑牢海上安全防線。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