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黃巖區寧溪鎮上檜村大力推進土地流轉工作,整合村里數百畝零散、閑置的低效土地,統一租給專業合作社,發展規模農業產業。不僅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增收,還帶動了村民共同富裕。
這幾天,寧溪鎮上檜村330多畝李子陸續進入了成熟期。數十名果農攜著竹籃,來到了海拔380米以上的山上,采摘李子。
“山好、水好、陽光好,生長在這樣環境里的李子,口感好,糖度高,更能賣出好價錢。我這邊大概種有一萬多株李子,照價格算,一年總的收入可以達到三四百萬到四五百萬。”寧溪黑子李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繆林江看著漫山遍野、一片豐收的景象,喜不自勝,對著記者算起“幸福”的小賬本。
繆林江是西城街道人,20多年前他看中寧溪鎮上檜村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在這里承包土地、種起李子。如今,他又瞄準了農旅融合帶來的火熱“錢景”,決定進一步延長李子產業鏈,嘗試釀造李子酒、發展采摘游等。
“我們基地里種植的李子,現在已經擴展到了23個品種,成熟期分為早、中、晚三檔,從六月到九月,期間都能有不同品種的李子,次序供應。今年,我還準備再辦個休閑農莊,一年四季包括賞花、采摘、釀酒都是配套弄起來,進一步擴大收益。”對于未來,繆林江滿懷憧憬。
寧溪鎮上檜村位于黃巖西部偏遠山區、長潭水庫上游,受水源地保護等因素的限制,多年來,發展一直較為緩慢。如今,卻成了廣大種植戶眼中流金淌銀的“香餑餑”,這樣的轉變源自土地流轉。近年來,當地在鎮、村兩級干部的努力下,整合了600多畝零散、閑置的低效地,統一租給農業專業合作社,村民不僅有土地流轉租金,還能到合作社務工賺錢。
“在這里干了十多年了,我每天只要騎車十幾分鐘,就能來這邊就近賺點零花錢,挺好。”寧溪鎮南渠村村民鄭金君高興地告訴記者。
“一天起碼要請五十個人左右來干活,所以上檜村還有周邊村莊的村民一旦有空了,來我這邊干活,我基本都能安排個七七八八。這些人的工資,一年的話,要發放五六十萬到六七十萬左右。”繆林江解釋。
據了解,通過土地流轉,2022年,僅李子產業一項,就為上檜村帶來了8萬元的村集體經濟收入,加上柑橘、油茶等產業,累計增收達到了11萬,有效推動了群眾增收、集體受益、產業增效。今年,鎮、村兩級還邀請了區攝影協會采風,舉辦攝影展等活動,擴大當地李子、油茶、柑橘的知名度,幫助村民實現增收。
“李子開花的時候,我們可以發展賞花經濟,吸引人氣,促進當地土特產售賣。李子成熟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對接區供銷社,以共富大篷車的形式,把果子配送到黃巖各個社區。一定要千方百計,促進當地產業發展,村民增收。”寧溪鎮農辦主要負責人王正說。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