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上午,為期5天的第19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位于10號館的浙江展區,圍繞“詩畫江南·活力浙江”主題,展現浙江在數字文化、文旅融合、重大項目和文化空間方面的創新實踐。

此次浙江展區設“數字文化”“重大項目”“文旅融合”“文化空間”四大重點展示板塊,以浙江的文化特色與地域特征為底色,充分展示浙江文化發展的魅力和實力。其中,仙居縣吉弘燈彩有限公司參展。
仙居縣吉弘燈彩有限公司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仙居花燈”生產企業,公司擁有“唐燈記”“吉弘燈彩”品牌商標和實用新型發明專利。公司主創人員為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王汝蘭、工藝美術品設計(一級)高級技師、臺州市工藝美術大師何文斌。

何文斌介紹:“仙居花燈是首批國家級非遺項目,這次來的最大目的就是推廣我們仙居的地方文化。”此次參展作品《和合八卦燈》是依據浙東唐詩之路上著名的“和合二仙”寒山和拾得,因“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思想理念創作的。
“我們采用傳統工藝技法,燈身不用一根骨架,燈面花紋圖案不施筆墨粉黛,各色燈片刀鑿針刺透孔留影、折疊粘貼,經二十道精細工序純手工制作而成?!焙挝谋笳f。

關于“仙居花燈”
仙居花燈又叫針刺無骨花燈,相傳其技藝始于唐代,歷史悠久,工藝精細,于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早在明朝萬歷年間,皤灘就有盛大的鬧花燈活動。元宵佳節,家家戶戶都會掛燈,祈求諸事順利。

仙居花燈制作技藝十分獨特,燈面圖案均由刀鑿針刺成孔,經過透光留影而成,通身不用一根骨架,由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紙質燈片折拼粘接而成。仙居針刺無骨花燈分單燈和組燈兩大類,歷史上單燈品種共有80余種,組燈15種。先后多次獲獎,曾榮獲“中國民間藝術品博覽會”金獎、“第四屆國際藝術博覽會”金獎、等多項榮譽,素有“中華第一燈”之美稱。

仙居針刺無骨花燈被專家譽為“中華一絕”,主要有花籃燈、荔枝燈、寶石燈、龍鳳八卦燈、珠蘭等,藝術風格獨特。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