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當廣大市民備享旅游之際,在溫嶺市箬橫鎮各田間地頭,處處可見農戶們搶農時、摘蠶豆,沉浸在豐產豐收的喜悅氛圍之中。據當地農業發展部門統計,今年該鎮蠶豆種植面積首次超1萬畝,比去年凈增近2000畝,概算產值達千萬元,雙雙創歷史新高。

5月4日,在箬橫鎮長西村一蠶豆種植田內,20多名工人來回穿梭其間,一邊拿著編織袋,一邊快速采摘。種植戶老陳告訴,今年他種了50畝的蠶豆,從4月中旬開始采收到現在已接近尾聲,從目前行情來看,總體比去年高出很多,畝均新增產值300元。“我種了10多年了,像今年這樣的好形勢是非常難得的。雖然近階段雨天較多,但基本不影響蠶豆產量和收購行市。”老陳說。
蠶豆也叫胡豆,是富含營養及蛋白質的糧食作物,其蛋白質含量為25%至35%,既可作為傳統口糧,又是現代綠色食品和營養保健食品,具有較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近年來,隨著早晚稻套種模式的不斷成熟,蠶豆也因此成為套種“搶手貨”,被農戶們喜稱為身邊的“黃金豆”。

箬橫鎮農業發展辦公室工作人員江英介紹,今年的蠶豆從一上市4元多每斤的收購價,到目前仍有近2元/斤的收購價,這個是非常難得的,而且今年的蠶豆畝均產量在500斤左右,深受廣東、浙江、江蘇、上海等地區客商的歡迎,目前全鎮日均蠶豆外輸量達30多車次。
據了解,為提升蠶豆效益賦能作用,近年來,箬橫鎮充分依托黨建統領和資源優勢,持續在豆類特色農業發展壯大上發力,目前已形成村級集中流轉、套種統一指導、上市全盤護航產業發展新格局,并大力推動采摘游等農旅融合,精準做好閉環式產銷研對接,不僅讓農戶在產量增收基礎上多了農旅附加值,還讓所在村集體在流轉土地收入中實現了經濟積累。下一步,該鎮將精準抓好技術宣傳、培訓與指導工作,強化田間管理,讓蠶豆產業順利接軌到早稻產業,確保早稻精耕細管不誤農時、再創田中新盼頭。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