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來,黃巖長潭水庫事務中心組織人力物力,爭分奪秒對庫底湖床野草進行搶時收割并作無害化清運處理。
長潭水庫湖域面積寬廣,南北長約12千米,東西寬約3千米。區域內有多個重要的水源涵養濕地以及永寧溪、瑞巖溪、柔極溪等八大入庫溪流入庫口,由于枯水期過長,當前各溪流入庫口皆出現大片野草。湖床野草過于旺盛,不僅給入庫水流交互流動造成阻礙,也埋下了腐敗植被隨流下行造成污染面積擴大的隱患。隨著雨季到來后水位逐步回升,大面積入湖的野草在分解過程中會大量消耗水中氧氣,降低溶解氧含量,影響魚類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對庫區生態系統造成沖擊。此外,植被的腐爛會釋放有機物和營養鹽,增加水體的污染負荷,導致水體出現富營養化現象,直接影響廣大市民的飲用水安全。
本次野草大面積收割工作開始于4月7日,對各濕地、溪流入庫口實行逐片清理區域推進計劃,清理工作主要采用人工收割和除草機機械協同作業的方式。當前集中資源先行清除瑞巖溪濕地片區及長垟庫底湖床片區的大面積雜草,瑞巖溪片區安排工作人員12名,配置4臺割灌機,長垟片區安排工作人員6名,配置墾草機2臺。各片區另配置人工割草工具若干。
據了解,僅瑞巖溪濕地自然草甸帶便有4.6萬平方米,清理工作量巨大。與此同時,在清理過程中發現,野草中多為根莖深枝干粗的草類,清除難度較大,導致人工割除過程費時費力,機器割除過程多出現刀片損壞或發動機超負荷故障等情況。
由于地處庫底湖床,土壤干濕交替,多有泥濘龜裂或淺灘暗水區域,在收割野草過程中時常出現一腳踏去深陷其中的情形,給清除工作帶來了“防不勝防”的困擾。
在收割清理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們有序分工,清理工作有條不紊且不留死角。經過十多天的工作,長潭水庫事務中心共完成了約180畝湖床面積的清理,清運植被約110噸。
據了解,為確保清理出來的雜草不被隨意丟棄造成污染浪費,長潭水庫事務中心在清理工作開始前已做好前置準備,與庫區周邊鄉村農戶進行了對接協商,將清運出去的植被送給農戶,用于農田堆肥及牲畜投喂等,既實現了變廢為寶,也完成了生態有機循環。一車車新鮮翠綠的雜草被運送到周邊農戶家中,受到了廣大農戶的歡迎。
枯水期湖床雜草清理只是長潭水庫事務中心眾多水質保護工作中的一項。水質保護關系重大,其工作的開展不在一朝一夕,但要持續投入力爭朝夕,是一項需要久久為功的任務,如此方可保護長潭水庫的生態環境和飲用水安全。
下階段,該中心將根據實際情況加大清理力度,在雨季到來前最大力度降低雜草對水質的影響,確保長潭水庫水質安全穩定。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