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細繩,串上十來顆彩色珠子,握在手里來回盤捻……這樣的畫面,總是會讓人聯想到熱衷于古董收藏、健康養生的中老年人。你敢相信,這股“潮流風”如今也吹到了臺州中小學的校園里?
孩子們為啥如此愛盤手串?家長老師們又有何看法?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采訪。
小學生迷上盤手串
“不愛化妝、不愛打扮,現在我們都流行盤手串……”這是上小學四年級的瑞瑞,接受采訪時說的第一句話。據小姑娘介紹,盤手串這股“風”,是差不多一個月前“刮”到他們學校的。在那之后,班上就有一大半同學都跟風玩起了手串。
方法也很簡單。把珠串拿在手里,先擺成“8”字形,再對折到一起,用一只手摩擦這些緊挨在一起的珠子,兩兩碰撞,就會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和盤核桃一樣令人“上頭”。
粉色、綠色、藍色、紫色……拿來“盤”的手串,顏色分為很多種,質地各有不同。“我們班上大部分玩的都是女生,不盤的時候,也可以戴在手上當裝飾品,又實用又美觀。”瑞瑞說,盤手串的時候,幾個小伙伴通常會聚到一起,有時候比誰的技巧更嫻熟,有時候比誰盤出來的珠子更鮮亮。一來二去,吸引的同學越來越多,慢慢地大家都愛上了盤珠子。
五年級的小佳,也是最近才迷上了盤手串,她喜歡盤捻時的解壓感。“因為學校管得嚴,平時我不敢把手串帶到班上,怕被老師批評和沒收,一般都是放學路上,或者晚上作業寫完后才玩一小會兒。”在小佳看來,盤手串是釋放壓力、尋求身心放松的行為,有時候累了、煩了,她也喜歡盤一盤手串,有提神醒腦的“神效”。
家長對此意見不一
來自椒江一所小學的小琦(化名),愛上盤手串的原因很“奇特”,因為盤珠子的聲音“特別悅耳、很解壓”。聽小琦媽媽說,兒子喜歡盤串,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了她的影響。
“我年輕時有收集串珠的習慣,沒事喜歡拿出來盤盤,沒想到這愛好還會‘傳染’。”小琦媽媽說,差不多一個月前,她發現孩子一放學就偷偷翻手機,在購物平臺上瀏覽各種珠子的信息,還時不時要求去珠寶店里看看,說是要找菩提珠。
“起初我也沒有太在意,就帶他去買了一串108顆的白玉菩提,后來發現他在家里寫作業時,也拿著串珠放到書桌邊上,邊寫作業邊拿出來盤盤,還告訴我盤珠子的方法有好幾種,問我會不會。”小琦媽媽說,擔心盤珠子會影響到學習,她就把孩子手里的串珠“收回”了,沒想到一陣子后,班上一大半學生都流行起了盤珠子。
小小一串珠子,為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同樣不明原因的還有寶媽劉女士。“自從有了手串,她就像是著了魔一般,寫作業盤、吃飯盤、出門盤,就連上廁所也要盤。”劉女士說,有時候自己剛批評完,沒過一會兒,孩子又把串珠偷偷拿回到手上,“這樣下去,就怕連功課也被耽誤了。”
盤珠子需要正確引導
在椒江區云健小學大隊輔導員繆朋看來,家長們的擔心,事實上不無道理。從某種角度來講,盤手串,可以和玩游戲、刷手機“劃等號”。
有的孩子沉溺游戲,為的是在游戲世界中實現自己的價值,是解壓的一種形式,盤手串亦是如此。如果過于沉迷,或是因為珠子材質不同、價格差距巨大,在學生群體間掀起“攀比風”,終究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不過,孩子也需要溝通、交流,有緩解壓力的方式,只要盤手串不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家長們大可不必將其視為‘洪水猛獸’。”繆朋說,從目前看來,很多小學生是出于好奇,看別人玩自己也跟風而已,如果家長們出于擔心而強行壓制,倒可能出現反作用。
“玩珠子本身不是件壞事,這需要老師和家長的正確引導。”繆朋說,首先,家長、老師要從正確的角度出發,去理解并接納孩子的行為,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
其次,以此為切入點,家長們也要注意提醒孩子不要因此而耽誤學習。“從學校管理的角度來看,最好還是不要讓孩子把珠子帶到學校影響學習,有的孩子可能會不由自主地在課堂上盤珠子,這種咔嚓聲會影響到上課的氛圍。”繆朋說,當然,盤手串是孩子們自發的興趣行為,如果只是偶爾在家或周末的時候玩玩,只要時間把握得當,不沉迷、不攀比,這種獨特的解壓方式未嘗不可。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