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3月13日訊(浙江在線共享聯盟·黃巖 章鳴宇 陳建立)“田地里缺什么元素?一測便知。”今年,黃巖區與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聯手建立浙江黃巖綠色數字柑橘實驗室,讓柑橘種植更智慧,實現農業科技與農村、科技人員與農民零距離對接。
寧溪鎮永寧囍橘家庭農場種植的9畝高檔柑橘新品種“甘平”,去年第一次迎來豐產,但農場負責人周秉紅卻高興不起來。
“目前來看‘甘平’種植難度很大,它的裂果率非常高,像我們今年是9畝掛果,成果率1萬公斤左右,卻有50%的裂果率,損失比較大。”周秉紅說。
裂果率高、病蟲害抗性差等難點,讓種植經驗不足的周秉紅發了愁,為難之際,主動上門“傳經送寶”的黃巖綠色數字柑橘實驗室科研人員給他注入了強心劑。“我們幫你把土壤拿去分析后,就能知道這橘園里缺乏什么元素,指導你們精準施肥。”
從剪枝、施肥到測土樣,連棟大棚里,實驗室負責人浙江大學副教授田生科現場“把脈問診”,手把手傳授柑橘管理要點和病蟲害防治技術,解決春耕期柑橘種植容易出現的短板與問題。
“我們扎根生產一線,針對種植上出現的難點、痛點開展研發。”正埋頭做實驗的博士陳九州和同學們通過分析物理、化學、生物性質,包括土壤的微生物的群落結構,精準推斷是否有元素缺乏或者過于充分的現象,從而指導田間科學種植。“從農民需求出發開展科學研究,既解決了農戶的生產問題,也提升了自己的學習技能。”陳九州說,今年他還將參與發表多篇柑橘種植論文。
“還是這些大學有辦法!”說起村里的實驗室,周秉紅豎起大姆指,“以前種植像是渾水摸魚,僅憑自己經驗和感覺在摸索,現在有了科研平臺讓我們這些農民心里有底了。”
為解決農村一線科技力量不足,成果轉化不夠等難題,黃巖牽手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在田間地頭建立實驗室,依托黃巖蜜橘博士后工作站及種植基地,瞄準柑橘產業重大科學問題和技術發展制高點,探索實踐柑橘種植科技創新、技術服務和人才培養的產學研新模式,推動農業產業升級和綠色發展。
“在省內外各地,我們把一些品質好、優果率高、產出好的果園數據都采過來,通過大屏,大家可以看一下在這些果園里面它是怎么樣修剪的。”依托數據庫,大屏幕三維立體展示,實驗室還幫助黃巖農戶在家門口就能夠學習到全國各地的先進田間種植經驗。
“學生在這,技術在這,成果也在這轉化,既提升了學生的科研能力,又讓農民的錢包鼓起來。”田生科表示,師生們將長期駐扎一線,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讓一項項實用管用的科研成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助力“三農”發展和鄉村振興。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