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11月29日訊(浙江在線共享聯盟·黃巖 羅翼)在黃巖區頭陀鎮新下岙村茭白基地,茭葉婆娑,茭農們穿梭于田間,正忙碌地采收著茭白。除了茭白,還有一群“小家伙”正在被主人抓上岸,這群“小家伙”就是基地在茭田套養的甲魚。
幾年前,該茭白基地就開始嘗試“茭鱉共養”的生態模式,從最初的小規模試點,到如今的10畝茭鱉共養,畝均養鱉150只。
談到當初為何想到在茭白田里養鱉,基地負責人楊良軍表示,“當時茭白田里的福壽螺很多,繁殖速度極快,嚴重影響茭白的生長。在一次機緣巧合下,聽說甲魚喜歡吃福壽螺,鱉糞又可以給茭白提供有機肥,而茭田的環境也很適合甲魚生長,于是我就開始嘗試‘茭鱉共養’。”
“茭鱉共養”不僅可以直接減少茭白的病蟲害和農藥使用量,還可以提高茭白品質,在茭田放養的甲魚與市場上的甲魚相比,肉質更加鮮美,因此甲魚的價格也翻了幾番,每斤售價可達150-200元左右,每畝可增收2萬多元。
與傳統農業種植相比,“茭鱉共養”這一生態種養殖模式,在保護了生態環境的同時,還大大提高農業生產經濟效益。接下來,頭陀鎮將不斷鼓勵農戶們嘗試更多的生態種養模式,讓“生態之花”開得更加燦爛,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