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臺州市委改革辦公布了2022年度第二批群眾“牽腸掛肚”改革項目,聚焦推進這些“小事”“實事”的辦理,把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
01
加快探索青年“三業融合”集成改革
改革目標
1.加快推進“兩中心一驛站”機制建設;
2.加快推進數字化改革應用平臺建設;
3.有力有效探索“三業融合”(學業、就業、創業)集成改革,助力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

改革舉措
1.結合地域特色,整合資源,爭取建成9家鄉鎮(街道)青少年活動中心,開展校外學習活動;
2.推動臺州市12355青少年服務臺升級打造全國“12355區域中心”,建設臺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中心,每年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高考心理減壓等心理健康活動200場;
3.依托各地連鎖酒店、酒店式公寓、人才公寓建設青年人才驛站30家,為來臺求職青年提供最長7天免費住宿;
4.開發上線“青燕歸巢”數字化改革平臺,為青年大學生提供實習就業一站式服務,打通高校青年實習轉就業鏈條,推進青年大學生高質量就業。
進度安排
三季度:新建青年人才驛站5家;鄉鎮(街道)青少年活動中心落實裝修事宜;“青燕歸巢”平臺幫助1萬名青年大學生實習就業;完成全國“12355區域中心”申報;
四季度:新建青年人才驛站5家;鄉鎮(街道)青少年活動中心完成9家驗收工作;推進“青燕歸巢”平臺迭代升級;開展各類心理健康教育。
02
親職教育“1+x”協同工作模式改革
改革目標
1.對經過評估,存在家庭教育缺失、懈怠或不當的涉案或受害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以及離婚案件中存在家庭教育嚴重失職行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進行強制親職教育,增強監護人履職能力,護航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
2.依托數字賦能,探索通過“親職教育”應用場景鏈接15家部門資源和14個數源系統,實現“全鏈條”聯辦重點案件;
3.健全市縣鄉村四級網絡,加強普及家庭教育理念和推廣“親職教育”應用,深化打造在全省具有辨識度、影響力的臺州親職教育品牌。

改革舉措
1.打造“親職教育”多跨應用場景,申請納入浙江省婦聯“浙里家·連心橋”重點培育項目;
2.建立臺州市強制親職教育“1+x”協同工作體系,“1”即1個多跨數智平臺,“x”即多維度長效機制,切實提高親職教育工作水平;
3.在各縣(市、區)組建一支“專兼結合”的親職教育指導師隊伍,跟進個案處置。
進度安排
二季度:在浙里辦、浙政釘正式上線運行“親職教育”應用;在全國首發《臺州市路橋區強制親職教育工作白皮書》;總結工作經驗,上報全國婦聯、人民日報、中國婦女報等媒體;
三季度:召開市強制親職教育“1+X”協同工作體系建設座談會;成立工作專班,發布《臺州市強制親職教育“1+X”協同工作體系實施方案》;
四季度:由公安、檢察等部門依職權在“親職教育”應用錄入重點案件,進行流轉處理;在各縣(市、區)組建親職教育指導師團隊。
03
全市15分鐘就業服務圈機制改革
改革目標
1.構建覆蓋城鄉的基層公共就業服務網絡,形成15分鐘就業服務圈,全面提升公共就業服務質量;
2.推動“重點群體就業幫扶在線”進村(社區),依托數字化應用場景推廣,幫助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實現就業。

改革舉措
1.加強就業協理員配置。每個村(社區)配置1名就業協理員,負責開展重點群體就業幫扶、勞動力資源調查、在校大學生摸排服務等,實現城鄉公共就業服務便利共享;
2.推動村(社區)政務外網聯通。所有村(社區)配置“VPN”虛擬撥號賬戶,實現“重點群體就業幫扶在線”駕駛艙村(社區)可視化;
3.加強就業服務能力培訓。市、縣、鄉三級聯動開展就業協理員業務培訓,并根據工作需要不定期開展專項培訓,確保每人每年接受一次以上培訓。
進度安排
9月底:聯合市財政局,制定印發《關于實施基層公共就業服務質量提升工程的通知》,明確基層公共就業服務人員的配置標準、補貼經費渠道等;
10月底:聯合市大數據局制定印發《關于開展“重點群體就業幫扶在線”進村(社區)的通知》,明確政務外網接入方式、工作要求;
11月底前:完成全市就業協理員配置和政務外網權限配置。
04
全市10分鐘職工服務便利化改革
改革目標
1.新建300家“職工之家”;
2.新建100家戶外勞動者服務驛站,新增全國最美戶外勞動者服務驛站10家;
3.新建50家職工活動中心;
4.新建32個省市級職工書屋;
5.開發10分鐘職工服務站點數字導航圖,在浙里辦群團生活百曉中開通信息查詢、導航指引、活動報名等服務。

改革舉措
1.實現職工服務站點數字化導航應用,全市10分鐘職工服務站點可視化展示地址、開放時間、服務事項等內容;
2.迭代升級群團生活百曉應用場景,開發群團生活百科搜索引擎;
3.開展休閑娛樂、文化閱讀、體育健身、愛心托班、心理咨詢等服務。
進度安排
一季度:完成市工人文化宮建設項目招投標工作,工程概算200萬元。編制職工服務站點建設計劃,全市計劃總投入1500萬元;
二季度:完成“職工之家”建設進度55%;新增戶外勞動者服務驛站39家,建成全國最美戶外勞動者服務驛站10家;完成10分鐘職工服務站點數字導航圖搭建;
三季度:完成群團生活百科搜索引擎設計方案;完成職工服務站點建設進度80%;開展暑期愛心托班100場次;
四季度:完成職工服務站點建設任務,啟動開發群團生活百科搜索引擎,建成十分鐘職工便利化“服務圈”。
05
筑牢二手房交易安全防火墻
改革目標
1.降風險。減少一房多賣等二手房交易風險,維護二手房買賣雙方的合法權益,協同防范相關金融風險;
2.促合規。規范開展二手房按揭貸款審批和貸款發放,推動資金流向更加合規、貸款額度更符需求,且進一步剎住“陰陽合同”的歪風邪氣;
3.強協同。深化登記金融協同,實現公積金管理中心和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貸款審批和發放時可以查詢調用不動產相關數據,并在審批完成后將相關數據推送回不動產登記部門,實現高效協同;
4.便辦事。推動“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進一步壓縮貸款辦理流程、縮短等待時長。

改革舉措
1.買賣雙方申請辦理二手房交易產權登記時應先辦理不動產買賣預告登記。申請登記時提交的買賣合同若涉及到按揭貸款方式付款的,需在買賣合同明確放款至賣方賬戶;
2.公積金管理中心、銀行業金融機構將不動產買賣預告登記結果、買賣合同等資料作為審批按揭貸款的依據,貸款審批通過后申請辦理二手房轉移并辦抵押權登記。并在取得證明后將貸款資金發放至合同中約定的賣方賬戶;
3.全面推廣應用“總對總”抵押登記和“互聯網+”辦事平臺,切實提高辦理效率、壓縮等待時長。
進度安排
9-10月:全面推行二手房交易不動產買賣預告登記,明確二手房買賣合同條款要求;
10-11月:全面推動轄內公積金管理中心和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將不動產買賣預告登記結果、買賣合同等資料作為審批按揭貸款的依據;
12月:依托臺州不動產登記網上辦事大廳或掌上辦事大廳,加快推廣線上申請辦理二手房產權轉移和辦理抵。
06
公共服務大提升回頭看項目之一:
館校聯盟共建書香驛站再提升行動
改革目標
1.圍繞助力“雙減”,聯合教育部門,推動圖書館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深度融合,每年開展1-2次征集活動,全年建設20-40家班級書香驛站,打造建設書香校園;
2.利用數字化手段,打造圖書館智慧平臺,技術升級“云享新閱”“圖書一鍵借閱”“館員薦書”等,根據青少年的閱讀差異性和需求,提供立體化、智慧化、分級化的信閱、點借服務;
3.以班級書香驛站為陣地,推動少兒科普、少兒閱經典等活動進校園,提升驛站品質與管理,開展校園閱讀活動,充實放學后“四點半”時段,建設校園師生的第二課堂。

改革舉措
1.依托圖書館平臺,打造科學館藏體系。通過借閱大數據,結合館藏少兒資源優勢,融合專家、學校推薦書目,生成“數智化”精品書單,構建班級書香驛站專屬書庫;
2.實施“均等化”策略,打造一校一站。聯合市教育局,每年建設書香驛站不少于20家,逐步實現全市中小學全覆蓋。根據學生成長周期,實行分級閱讀指導和特色圖書選配,開展閱讀活動100多場,打造一校一特色;
3.優化文獻服務,開展“點單式”借閱。借助 “智能化”采購系統,持續升級“云享新閱” “館員薦書”等平臺,為師生提供“任意選”“任意拿”自助選書和“你選書我買單”的信閱服務,不斷提升驛站品質。
進度安排
9月:完成新學期全市中小學班級征集工作;
9月-10月:推進項目相關系統、設備迭代升級,完成班級驛站圖書配送工作;
11月-12月:在各班級驛站開展閱讀推廣活動。
07
公共服務大提升回頭看項目之二:
重點商圈服務再提升行動
改革目標
1.在全市各地開展商圈服務提升工程,有效推動商圈的發展繁榮,促進商圈經濟繁榮、品質高端、服務齊全、智慧共享;
2.聚焦商圈服務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規范化“五化”要求,推進商圈智慧商務、智慧設施、智慧服務、智慧營銷、智慧環境、智慧管理等“六大”場景應用創新;
3.打造1-2個省級示范智慧商圈。

改革舉措
1.實施系統化推進,強化考核。明確商圈服務大提升行動總體要求、目標任務、工作舉措和組織保障等相關要求,將“一街一圈一區”創建工作納入市政府對縣(市、區)政府考核,以地方政府主導、多部門聯動的模式推動全市智慧商圈提升行動落地;
2.開展項目化運作,緊扣商圈智慧化提升標準植入業態布局、場景設計及智慧化改造內容,實現地方資源、空間的有效利用,集聚人氣、人流、物流;
3.注重場景化提升,搭建平臺提升服務智能。建設“數智街區”智慧平臺。
進度安排
3月份:認定首批臺州市示范(培育)智慧商圈名單,實現市級及以上智慧商圈全覆蓋;印發《臺州市智慧商圈評價細則(試行)》,出臺《臺州市2022年深化“一街一圈一區”建設重點工作清單》;
6月份:南官-中盛商圈通過第二批省級驗收;推動臨海紫陽街、南官-中盛智慧商圈數字大腦優化提升,年底實現省級應用的全面貫通;
12月前:依托省、市智慧商圈平臺開展各類促消費活動,各地不少于2場;推動溫嶺銀泰、臺州東商務區、臨海銀泰城提升改造項目,爭取列入下一批省級示范(培育)名單。
08
公共服務大提升回頭看項目之三:
文旅行業安全再提升行動
改革目標
1.以“標準化檢查、網格化共治、集成化治理、數字化監管”為手段,通過制度重塑、流程再造,應用“AI+大數據技術”,搭建文旅安全“1234561”數字化監管體系;
2.搭建“一手冊、兩平臺、三方監督、四大領域、五級網格、六張清單、一屏匯集”監管體系;
3.著力解決文旅場所量安全監管量大面廣、底數不清、標準不一、責任不落實、整改不到位等問題,以小切口撬動大場景,以數據鏈貫通應用鏈。

改革舉措
1.整合全市文旅場所信息,實現場所分級分類,形成點位地圖、實現一鍵導航、一屏匯集;
2.聯合相關部門制定標準化手冊,實現對標檢查、線上清單流轉、落實閉環整改;
3.建立“一碼三掃”機制,檢查人員通過手機端掃碼,進行對標檢查、隱患圖片上傳;企業負責人通過掃碼定期開展自查;游客通過掃碼了解場所安全等級信息;
4.搭建扁平化管理平臺,通過信息發布、預警、上報功能,準確掌握防汛防臺期間,場所關閉、轉移游客、安置情況;
5.通過安全預測預警、隱患大數據分析等功能形成分級分類管理,實現數據共享,進一步提高安全協同治理水平。
進度安排
二季度:方案編制和審核,場所檢查標準化制訂;報大數據局審核,對場所檢查標準化進行論證;
三季度:招投標,收集場所基礎信息;項目功能設計;
四季度:測試、試運行;投入運行、迭代升級。
09
公共服務大提升回頭看項目之四:
農貿市場和專業市場“五化”再提升行動
改革目標
1.全面開展市場改造提升,打造一批設施完善、環境舒適、智慧高效、服務滿意的市場群落;
2.全市五星級、四星級農貿市場和專業市場實現“五化”達標全覆蓋;
3.90%以上的城區三星級農貿市場和專業市場達到“五化”標準,創成不少于10家。

改革舉措
1.全方位建設便利化市場。科學編制市場規劃,優化市場服務體系,完善市場設施設備;
2.立體式打造智慧化市場。建立數字化管理系統,提升智慧體驗水平,打造智慧聯動平臺;
3.多維度建設人性化市場。導入人性化服務設計,滿足特殊人群服務需求,搭建人性化服務平臺;
4.多場景創建特色化市場。融入地域產業元素,促進商業模式創新,加快經營業態融合;
5.高標準建設規范化市場。健全市場規范化管理機制,提升市場規范化管理水平,提高市場規范化經營素質。
進度安排
一季度:確定五化市場創建目標,推進工作有效落實;
二季度:落實創建各項要求,通過市場驗收;
三、四季度:鞏固創建成果,建立長效機制。
10
公共服務大提升回頭看項目之五:
農村公共廁所服務再提升行動
改革目標
1.全面消除露天糞缸(池)、旱廁和簡易棚廁;農村公廁污水全部得到有效處理;
2.每個行政村至少有一座規范化農村公共廁所;
3.2022年建成省級星級公廁290座,其中省級示范公廁23座;
4.健全完善農村公共廁所長效管護機制;
5.實現農村公廁“所長制”全覆蓋。

改革舉措
1.加快農村公廁提檔升級,重點對結構老化、功能落后、設施陳舊的公廁進行改造;
2.探索建立農村公廁“所長制”。按照屬地管理、包干問責,推動各地建立農村公廁縣、鄉、村三級所長,并實施上墻;
3.開展農村公廁星級評定,2022年建成省級星級公廁290座,其中省級示范公廁23座;
4.完善農村公廁運維管護機制,推動有制度管護、有資金維護、有人員看護的規范化長效管護機制,切實提高公廁運維管理水平。
進度安排
1月-3月:開展農村公廁工作排查,確定工作任務,制定農村公廁改造計劃和方案;
4月-9月:開展工作督促指導,督促各地按照進度開展農村公廁提升改造,對申報省星級公廁的對象進行踏看;
10月-12月:開展農村公廁改造任務工作驗收,報送省星級公廁申報資料。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